現在購茶滿新台幣2000元免運費

歡迎光臨本店,我們為茶葉產地茶農經營的線上茶行,提供優質、便宜、方便的網路茶葉購物服務。我們的茶葉皆為自己或親友生產,保證非外來茶葉。另外我們的茶葉一律採送貨到府.貨到付款,讓您買的安心喝的放心。現在我們有提供優惠活動。凡是在本店購茶滿2000元就可免費寄送到府哦。
在本店購茶很快速、很安全。我們都是採用貨到付款,由黑貓宅配到府、貨到才付款,不用擔心被詐騙金錢。您也不擔心買到不合口味的茶,因為我們可提供7天內退貨(會附試喝包,主商品需保持完整),請您放心購茶。

福壽梨山茶

梨山不僅盛產水果、蔬菜,也生產高品質的茶葉,也就是茶界頗富盛名的梨山高冷茶。在其中,以福壽山所產的茶菁品質最好,製作出的【福壽梨山茶】滋味甘甜動人,是台灣茶界的珍品。
福壽山就位於梨山市區後方,也是梨山最高茶區,高度在2200公尺以上。這裡的茶分兩款,一是由著名的福壽山農場生產,外銷一斤要價萬元的福壽長春茶。另外是由當地農民生產的【福壽梨山茶】,同樣也是國內外茶友爭相收購的茶品。
本店的【福壽梨山茶】生產於海拔2200公尺茶園,就在福壽山農場下方。茶園採用有機肥料照顧,只採收春、秋末兩季茶葉,同時都經過人工挑茶梗,茶湯甘甜動人,飲來舒爽怡人。
福壽梨山茶冬茶上市。300公克3100元。600公克6200元。

阿里山清香烏龍茶

有些愛喝濃香茶,有些人則偏愛清香烏龍茶。好的清香烏龍茶不僅技術要夠,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茶菁,茶菁好壞決定清香烏龍茶的成敗。
種茶的都知道,茶葉在晴天中午採收香氣最夠,製作出來的茶泡來最清香。因此我們特選阿里山晴天、正午採收的青心烏龍茶菁製作,因為茶菁好,製作過程採用輕焙即可,如此才能喝出茶的清香原味。
阿里山清香烏龍茶。手採、輕焙。300克1300元、600克2600元。採用真空包裝。

阿里山石棹烏龍茶

石棹又叫石桌,位處台灣嘉義縣竹崎鄉。石棹人口並不多,卻是台灣知名的茶區,主要是此處海拔在1300至1400公尺,高度與氣候非常適合茶葉生長,製作出來的石棹烏龍茶滑順回甘,因此產季時總會吸引許多人來購茶,是阿里山茶區重鎮。
石棹種植的茶種很多,青心烏龍、四季、金萱、翠玉都有,但其中還是以青心烏龍品質最好。本店特選石棹青心烏龍,製作出的阿里山石棹烏龍茶甘甜、滑順、好入喉。茶菁皆用手採、經過挑茶梗,品質非常好。
春季阿里山石棹烏龍茶已經上市。使用手採茶菁、人工挑梗。現在特價300公克1200元、600公克2400元。

阿里山清香烏龍茶

有些愛喝濃香茶,有些人則偏愛清香烏龍茶。好的清香烏龍茶不僅技術要夠,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茶菁,茶菁好壞決定清香烏龍茶的成敗。
種茶的都知道,茶葉在晴天中午採收香氣最夠,製作出來的茶泡來最清香。因此我們特選阿里山晴天、正午採收的青心烏龍茶菁製作,因為茶菁好,製作過程採用輕焙即可,如此才能喝出茶的清香原味。
阿里山清香烏龍茶。手採、輕焙。300克1300元、600克2600元。採用真空包裝。

坪林包種茶

包種茶和烏龍茶最大不同處在於外型為條索狀,同時茶味較為清香。盛產於北台灣,其中坪林區山明水秀,自古就是知名的茶鄉,坪林包種茶產量最大、品質也最優。
坪林位處新北市翡翠水庫集水區,環境清幽無污染。從北宜公路沿路而行就能見到許多茶園,生產許多優良的茶菁,製作出品質良好的坪林包種茶。好的包種茶香、濃、醇、韻、美缺一不可,頂級的包種茶是市場的搶手貨,非常受到茶友喜愛。
本店特選坪林特產文山包種茶,採用青心烏龍茶樹,人工採摘。價格為300公克1000元,600公克2000元。採用真空袋包裝,歡迎選購。

東方美人茶

東方美人茶於端午節前後採收,特別處在於要經過蟲咬,茶葉才會散發出特有茶香。好的東方美人茶喝起來如同加了果糖一般,非常的甘順好喝,是自用、送禮都合適的茶品。
青心烏龍是非常棒的茶樹品種,製作出來的東方美人茶味道厚實、甘甜,非常受到歡迎。茶味較厚,加上屬於小葉種,茶芽容易受到集中啃咬,因此青心烏龍茶樹製作出的東方美人茶品質很好,非常受到行家的喜愛。
青心烏龍種茶樹茶芽很小,7天左右的新芽大小約只有其它茶種的一半。說來可能很難相信,最專業的採茶師一天也只能採一斤多成茶。除了茶芽小外,青心烏龍東方美人茶還有一特色,就是紅葉相對明顯。紅葉多的東方美人茶甘甜度佳、喝來更好入喉。

本店東方美人茶採用人工採收,生長期及採收期前後皆不使用農藥。300公克1000元。600公克2000元。

四季春冬片烏龍茶

採收完冬茶,一般茶葉直到春天才會再發芽,但要是天氣暖和,在十二月、一月間還會再生長一次,這種茶就叫做冬片茶。冬片茶不是每年都有,要看天候狀況而定,因此冬片茶可說是可遇不可求的茶品哦。
本店冬片烏龍茶採用名間鄉四季春茶。四季春茶獨特的香氣不用說,非常受到喜愛,加上冬片茶特有的甘甜,可說四季春冬片烏龍茶是上天恩賜的禮物。售價為300克750元。600克1500元。

阿里山翠玉烏龍茶

翠玉茶又叫二九仔、台茶13號,是台灣相當常見茶樹品種,適合製作烏龍茶。製作出的翠玉烏龍茶特色為帶有桂花清香,沖泡下去芳香怡人,飲來韻味迷人,很受到茶界喜愛。
本店翠玉烏龍茶產自阿里山茶區,採用機器採收。雖然機器採收的翠玉烏龍茶會有老葉、茶梗過多問題,但本店茶葉都有經過挑梗,加上集中於早上11點至下午2點中間採收,因此香氣與品質不會比手採茶差。加上節省人工成本(一天工人1200元),因此能用更優惠的價格與茶友分享。市面上翠玉烏龍茶價格都落在1000元到1600元間,您覺得賣多少錢才算優惠呢?
本店阿里山翠玉烏龍茶。機器採收。每台斤新台幣700元,買三斤2000元免運費哦。歡迎填寫訂購單訂購。

阿里山金萱烏龍茶

金萱茶又稱二七仔、台茶12號,它可是台灣種植最廣、產量最大的茶種。不僅因為它產量大、照顧容易,金萱茶有特殊的花香氣,喝起來有點像奶香,因此非常受到喜愛。
金萱茶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不過還是以春茶及冬茶品質最好。本店的金萱茶不是用春茶就是冬茶,全部都是在正午用機器採收,有經過人工挑梗,相信茶葉的品質不輸給別人,歡迎您選購。
特選春季機器採收金萱茶。每300克350元、600克700元,一次買三斤特價2000還免運費哦~

錫蘭紅茶

鍚蘭紅茶享譽世界,為世界三大名茶之一,產自有綠色伊甸園之稱的斯里蘭卡。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半島南部,原名「錫蘭」,語意為「光明富饒的樂土」,亦稱 「輝煌之島」。植物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錫蘭紅茶的名字來自斯里蘭卡的舊國名「錫蘭王國」。其總產量是世界第二位,成為當地一項重要的經濟支柱,故當地人將紅茶視為「綠色黃金」。它不像阿薩姆紅茶那麼渾厚。是一種生長於高地的中等強度的紅茶,帶有高度的收斂性。因為它的風味鮮明、柔和又收斂,錫蘭紅茶成為討喜的下午茶選擇。而此「綠色黃金」得其封號必定與其天氣、土壤、採製茶葉技術有關,待我們一一剖析。
錫蘭紅茶,產於印度洋中的島國斯里蘭卡。位於中央山地中心位置的努瓦拉艾利雅(Nuwara Eliya),意為光明之城,海拔1889公尺,是斯里蘭卡最重要的紅茶產地與集散地。此地處熱帶的國家,夏季平均氣溫約35度、冬季的平均氣溫30度,但因有高海拔的中央山脈,形成許多適合茶葉生長的丘陵與高山地形,斯里蘭卡的茶葉產區正圍繞著中央山脈,百多年來有六個主要產區。錫蘭茶因產區、季節與海拔高度的不同,其風味可謂變化萬千。
斯里蘭卡的茶仍完全由手工採摘。由於空氣潔凈,為世上唯一不經清洗直接進入晾曬程序的紅茶。 高地茶又分為早茶(取茶尖上端葉子,味道略苦)和下午茶(取下端葉子,味道清淡)。錫蘭紅茶依摘採部位、生產成茶後經機器篩選,依大小或其外觀制定名稱,但名稱與茶葉品質無直接關係。茶葉分類主要循著二大類細分,其一為James Taylor最初所製全葉茶系統,另一則逐趨勢所需的碎葉茶系統。由於生長在溫暖及潮濕的丘陵地帶及平原上,茶樹每7至8日都會長出新葉,而採茶的活動全年都可以進行,而其中在東部地方於7月下旬至8月下旬採摘,及在西部地區於2月上旬至3月中旬採摘的茶葉則選定為最上乘的茶葉。
剛收回來的錫蘭紅茶茶菁,須置放通風處24小時,翻翻茶葉,隔開露水。但現在以吹風機代勞,縮短烘乾時間。然後經過轉動,讓茶葉捲起來、再經篩選(茶葉大小分級)、發酵(約三小時),就可包裝外銷了,整個過程最快約需36小時。紅茶分幾種級別,一般人買的稱作BOP(Broken Orange Pekoe)的散茶,即茶包裡切碎了的茶葉。至於最高級的為新長出仍捲成條狀之嫩葉部分FOP(Flowery Orange Pekoe),緊接就是OP、P、PS跟S(Souchong)等級別。

《Tea界冷知識》─ 為何稱「錫蘭茶」而不是「斯里蘭卡茶」?

如今茶葉出口已成為斯里蘭卡最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不過包裝上往往不標為「斯里蘭卡茶」,而是「錫蘭茶」。其原因有二,第一期國名已改為錫蘭;第二因為錫蘭為古代阿拉伯商人對斯里蘭卡的舊稱,意為「充滿驚喜之地」為其帶來無窮的財富。

錫蘭紅茶沖泡方法

錫蘭紅茶沖泡時一定要用滾燙的開水。因為紅茶香味屬水溶性,水溫越高溫,越能將香味萃取出來。故錫蘭紅茶加開水沖泡後,發酵茶特有的烘焙味道撲鼻而來,非常適合清飲,就算不加糖,微澀的口感加上芳香,也是滋味。要不加上鮮奶或檸檬,又別有一番風味在心頭。錫蘭紅茶的茶葉稍大,可以耐較長時間的浸泡以得到味道更強的茶汁。

阿薩姆紅茶

阿薩姆紅茶產於印度北方,是世界最大的紅茶產地,列為世界三大名茶之一。最大的特點為茶味濃烈,有甘醇的餘香,素有「烈茶」之稱。阿薩姆紅茶常被拿來與其它茶類混合成,有阿薩姆加非洲肯亞茶、阿薩姆與中國紅茶…等,成為愛爾蘭或英式早餐茶標準原材料的基礎茶。但是阿薩姆廣闊的丘陵地形,卻創出印度最大、最知名的紅茶產地。阿薩姆這個沒有高海拔、僅出產全發酵紅茶的產區,以市場佔有率、知名度及無數的好評 (印度茶葉的80%產自阿薩姆地區,而大吉嶺卻只佔印度紅茶總產量的2%),這再再證實了並非只有高山地型才能產出好茶。
阿薩姆紅茶,產於印度東北阿薩姆省喜馬拉雅山麓的阿薩姆溪穀一帶。產地以島的南半部為中心,為世界最大的紅茶產地。阿薩姆不像印度其他地方酷熱,年平均氣溫約在15-17度,廣大的丘陵地形、涼爽的氣候,終年雨量多濕度大,年平均雨量2900毫米,濕度85%,使得阿薩姆雖然沒有高山地勢,但其適宜的氣侯,卻促進熱帶性的阿薩姆大葉種茶樹蓬勃發育。無論是自然環境或氣候條件,都是理想的紅茶產地。
而依照摘採的時間來區分以6~7月採摘的品質最優,但10~11月產的秋茶較香。阿薩姆茶有著濃郁、餘韻無窮的厚實口感,以及迷人的麥芽香味,成就其鮮明的特性。現今阿薩姆產區的製茶分為傳統製程與CTC製程二類。傳統製程就是如FOP、BOP等茶葉,而CTC則是經由crush-碾碎、tear-撕裂、curl-捲曲,外型成圓形小顆粒狀的茶葉。無庸置疑茶性極為濃郁的CTC是製作奶茶最好的茶葉,以CTC茶葉經烹煮的傳統印度奶茶,口感濃郁、有明顯刺激的苦澀味。

《Tea界冷知識》─ 阿薩姆標誌代表意義?

阿薩姆茶目前在世界上有高知名度,因此印度官方也製作其圖騰,紅色圖案代表茶湯的顏色,上面有一心二葉圖樣和一隻犀牛(印度著名的卡利蘭卡國家公園就座落於阿薩姆境內,園中獨角犀牛已成為世界稀有的保育類動物)以及ASSAM(阿薩姆之印度語)字樣。

阿薩姆紅茶沖泡方式

阿薩姆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茶葉100%發酵),不含咖啡因成分,較溫和不傷胃;分條狀和碎狀兩種,條狀紅茶適合泡原味紅茶,碎紅茶則可加奶精與黑糖泡成奶茶。要泡一杯好喝的紅茶,所泡的茶葉量與茶水的比例是1:50c.c.,溫度是95~100度,喝下去後,喉嚨一陣甘甜。而沖泡時的浸泡時間依碎葉及全葉茶而不同,碎茶葉浸泡時間需短些,最好是在早上飲用較恰當,且最好添加許多鮮乳,因為此類茶性強,若不添加鮮乳容易傷胃。高品質的阿薩姆紅茶,葉片較精緻,黑色亮麗葉片中滲有金黃色葉芽,譽為黃金阿薩姆紅茶。口感上趨於柔和,略帶蘋果香,沖泡後茶香形容成荷花香,茶湯則呈鮮豔暗紅色,在燈光下更顯耀眼,茶湯濃稠度高,晃動中可見茶湯的厚實。普遍來說其有麥芽香味與草香味二特性,但皆擁有飽滿口感,有些茶口感強勁、甘味十足,有些則是口感飽滿、但茶湯柔軟、尾韻帶甜,是冬季飲茶的最佳選擇。。頂級的阿薩姆紅茶,有著君主般的權威高貴風範,就紅茶的範疇而言,阿薩姆紅茶屬於陽剛茶款。
《Tea界冷知識》─ 阿薩姆標誌代表意義?

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紅茶,隸屬紅茶中「世界三大茗茶」。其茶園分佈於高山雲霧繚繞的山坡,孕育出極清新優雅的迷人茶香;故素有「茶中香檳」、「茶中藍山」之稱。茶性清新優雅,擁有特殊迷人高貴之氣;且隨採摘的季節、海拔與各茶園各年份的差異,個別散發出極緻細膩且不同層次的花果香味,變化多端,耐人尋味。為何在大文豪馬克吐溫口中那輕瞥一眼更勝世間一切美景的地方,能生產出世上最高貴的紅茶。
大吉嶺位於印度孟加拉省的大吉嶺一帶,亦即印度東北與尼泊爾交界處。由於位於喜馬拉雅山麓,四周環繞著不丹、尼泊爾、錫金,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上天賜給的優沃氣候,帶給大吉嶺紅茶不同的風貌,亦成就它的獨特性。茶園分佈於海拔1000~2500公尺。當地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溫差大,年平均溫度15度左右,谷裡常年瀰漫雲霧是孕育此茶獨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使這種茶產生一股「麝百葡萄味」,孕育此茶獨特芳香。標準的大吉嶺茶園多半分佈在傾斜的半山坡上,以能夠充分接受陽光和雨水的滋潤與照拂。尤其海拔越高的茶園,等級與價格也相對往上攀升。也由於當地氣候的寒暖溫差大且多霧,加上多樣化的地形與土壤,最適合栽種優質的茶葉。
隨著大吉嶺的收穫季節不同、茶色、香味、風味也不同。大吉嶺茶一年收成約三次。春摘(4~5月採收),為黃綠色,在早春溫柔蘊藉的雨水和霧氣籠罩下,使第一摘的大吉嶺有著橘紅色淡雅的茶色與鮮嫩清香,口感輕柔,適合沖泡純紅茶飲用。第一季大吉嶺茶發酵程度較輕,其風味帶有有鮮明的青葉風味。但口感來說,大吉嶺第一季茶刺激性較為直接。夏摘(6~7月採收),為黃褐色,所採摘下來的茶有較濃郁紅色茶色、香氣與滋味也更顯得豐碩飽和有個性,是三次收成裡評價最高的大吉嶺茶。第二季茶發酵程度較高,口感較為溫和,所以也較容易讓人親近。秋摘(9~10月採收),茶色較深、滋味平順,味道也較苦澀,是唯一能用來沖奶茶的大吉嶺茶,而價格也相對平易許多。普遍上第三季大吉嶺茶口感飽滿、茶韻濃郁,茶湯常有突出的甜味。

《Tea界冷知識》─為何有所謂的大吉嶺十大茶園?

事實上大吉嶺茶依產季與茶園的不同,各有其不同的風貌,實在很難以麝香葡萄風味道盡大吉嶺茶的風味。而一般書上總愛來個大吉嶺十大茶園,但大吉嶺絕對不只十個特色茶園,重要的是一個產季下來,每個製茶工廠都會有多批不同時間採收製造的茶葉,也因而一個製茶工廠就會有高高至低很多等級的茶品,一個聲譽愈卓越的製茶工廠不等同於品質卓越的好茶,這時就有賴茶商的嚴選了。

大吉嶺紅茶沖泡方法

優質珍貴的紅茶當然需要沖泡才可將其濃郁香氣韻及口感引發,如此才不枉集結地利與人和所成紅茶中的極品。沖泡方法很簡單,以測量器取用一茶匙的大吉嶺紅茶,使用約180 c.c.的滾燙開水沖泡,浸泡約 5 分鐘,立即過濾及享用。而春茶比起其他時節的大吉嶺紅茶來,經過早春溫柔蘊藉的雨霧洗禮,滋味往往分外輕揚甜潤,洋溢著清新的花香,絕對是不可多得的難忘體驗!

西湖龍井茶

有多位古人曾讚譽西湖龍井,舉例來說:蘇東坡曾有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美人」將西湖龍井茶葉與美人相比來形容它的清香幽麗。清代茶人陸次之曾讚曰「龍井茶,真者甘香而不烈,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瀰漫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與清朝乾隆皇帝品茗後之感受不謀之合,其認為「無味之味,乃是至味」,道出龍井茶香郁味醇,非濃烈之感,宜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領略其香味特點。中國是最早把茶葉當飲品的國家,光是有文字記載的便已有4,000多年歷史。但到底西湖龍井有何能耐竟讓古代品茗家皆讚不絕口,坐擁中國十大名茶之列並享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的美譽,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從環境方面說起,西湖龍井產自浙江杭州的西湖鄉,嫩芽在年雨量平均在150毫米、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6度以及土壤肥沃的環境下生根成長。如此優越的先天條件讓西湖龍井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湯色碧綠明亮,茶香甘香而不烈,滋味甘醇鮮爽,並較其他茶葉富含氨基酸、兒茶秦、維生素C和葉綠素成份。
從採摘的時間方面來說,龍井茶的採製技術相當考究,採摘有三大特點:早、嫩、勤。以清明前採製的品質最佳,稱明前茶(因為嫩芽像蓮子的芯,亦稱為蓮心。在氣溫較冷的年份,還會稍微後退到清明節前後兩天,這幾天的被稱為清明茶);在穀雨前採製的品質尚好,稱雨前茶,也叫二春茶。
數量稀少、炒製方法特殊亦是西湖龍井遠近馳名的原因。炒製龍井茶需將剛採回的嫩葉放至陰涼處曬三、四個小時,待鮮葉部份水份蒸發後,才放入鍋中,炒茶時將茶葉緊貼鍋壁,還炒邊壓,如此翻炒30分鐘加工成外形扁平光滑;而且炒時要限量,每次只能炒四兩茶葉。
當然雖說西湖鄉的龍井品質最好,但全西湖鄉也因為生長條件不同,自然品質和炒製技巧略有差異形成不同的品質,風格分成獅(獅子峰)、龍(龍井村)、雲(五雲山)、虎(虎跑山)四個字號,其中以「獅峰龍井」品質最佳,幾年前又多了梅(梅家塢),現在調整為獅、龍、梅三種,但西湖龍井仍以獅峰龍井品質最佳、等級最高。

《Tea界冷知識》─ 為何稱為龍井茶?

龍井原為古代泉名,稱作龍泓,傳說明朝正德年間掘井時,從井底挖出一塊龍形大石,所以更名龍井。故龍井,既是地名、泉名與茶名。另又因為外形扁平光滑亦有鵲舌(如喜鵲之舌頭)、旗槍(如旗上之槍尖)之稱。

西湖龍井沖泡方式

而最後好的茶葉要搭配適合的沖泡技巧才能引出最佳的香氣與口感。那到底頂級的西湖龍井要如何沖泡才是最合適的呢?宜用透明玻璃杯或磁蓋杯,以約80度水溫沖泡並採用:上投法:杯中先入水8分,再投入適量之茶葉,可觀茶葉舒展形色之美。下投法:先置入適量茶葉,再緩沖入水,可觀茶葉翻滾舒展之姿。若以壺具沖泡,置茶宜少,沖泡間隙略短。

黃金桂

黃金桂為歷史名茶,屬烏龍茶類,茶樹品種名「黃棪」,也叫黃旦,創於清代。是以良種茶樹鮮葉製成,風韻別於鐵觀音的又一名茶。素以「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而著稱,即香高味醇,奇特優雅,因而亦有「未嘗清甘味,先聞透天香」之稱。陳椽在《中國名茶》中論述:「提到黃金桂,有幸品嚐過的人即刻會想起那種獨特醉人的高香和清醇甘爽的滋味」。由於適製烏龍茶,也適製紅、綠茶。製烏龍茶,香奇味佳,水色金黃,葉底黃亮,獨具一格。而黃金桂於品質方面則具有「一早二奇」特點。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早」與「奇」是如何發生在黃金貴身上的呢?
黃金桂,由於它特早採製,極品售價高昂,故又名為「黃金貴」。它本來是用黃棪品種茶樹製成;因為茶湯色澤金黃,奇香酷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其產於東南沿岸的福建省安溪縣虎丘鎮羅巖,當地丘陵地佔 85%,屬亞熱帶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為18~22度)。因為東部靠海,溼氣瀰漫(年間降水量1,200~2,000毫米),加上丘陵地形,為茶樹生長的溫床。一年生長期8個月。適應性廣,抗病蟲能力較強,故單產量較高。雖說環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但對於黃金桂而言優質的自然條件只是基本優勢,其最大的競爭核心在於接下來的採製過程所呈現出來的外形與內質。
黃金桂特色中所謂的「早」即萌芽、採製、上市早。它為半喬木型品種,比一般品種早7~10天萌芽,甚至比鐵觀音早12~18天左右。 其採製工藝也十分考究,只有掌握恰當,才能充分發揮其品質特性。黃旦一年可採四至五季,即春、夏、暑、秋、冬茶。春茶萌芽期一般在三月上、中旬,採摘應擇新梢形成駐芽後,頂葉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過嫩香低味澀,過老則香粗味淡。另外在初製工藝上特別注意:
(1)黃梗細小,葉較薄,含水量少,氣孔大而密,易發醇,曬青程度應比鐵觀音輕。 
(2)搖青宜輕,以免影響香氣。葉緣朱紅色並向葉背捲曲,即進行炒揉作業。 
(3)殺青時間宜短,但要炒透。 
(4)烘焙溫度宜稍低,火候宜稍輕。
完成後之成品茶條索緊細,色澤潤亮金黃。香氣優雅鮮爽,略帶桂花香,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故享有「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與「未嘗天真味,先聞透天香」之譽。至於另一特色「奇」即,外型「黃、勻、細」─色澤較一般烏龍茶軟薄,體態輕飄,葉梗細小,色澤黃綠色,有光澤。內質「香、奇、鮮」─內質香氣強烈,芬芳優雅,略似水蜜桃香,與鐵觀音清幽細長的香氣特點迥異。滋味醇細鮮爽,有回甘,適口提神。

《Tea界冷知識》─ 黃金桂如何驗明正身呢?

黃金桂的證明商標已通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由一棵茶芽和黃金桂中、英文及半圓虛線組成,象徵安溪黃金桂香飄四海,飲譽五洲。這枚證明商標已分別印製成橢圓形的防偽激光商標,以證明該產品系正宗黃金桂。

黃金桂沖泡方式

黃金桂宜用高溫燒製之紫砂壺與瓷壺沖泡,置茶約四分之一壺,水溫約95度。黃金桂沖入開水片刻後聞蓋香,可感知濃濃香味。入口無苦澀,飲後稍有回甘,非常耐泡。其金黃湯色,主要是所含茶多酚部分氧化形成;其氧化程度比綠茶重,比紅茶輕。與其他烏龍茶名品一樣,製茶程序中保留較多葉綠素;而其「紅鑲邊」是部分紅色素與蛋白質結合的反映,可說兼具綠茶和紅茶的特點。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花香高爽,滋味滑潤甘甜,具有獨特的「猴韻」,品此茗體會「深谷幽蘭」或喻為「大山深處的高貴公主」。鑒別太平猴魁可從 形、色、香、味四個方面進行:點外形:太平猴魁扁平挺直,魁偉重實,獨特的自然環境使其鮮葉持嫩性較好。點顏色:太平猴魁蒼綠勻潤,陰暗處看綠得發烏,絕無微黃的現象。沖泡後,葉底嫩綠明亮。點香氣:香氣高爽持久,太平猴魁比一般的地方名茶耐泡,具蘭花香。點滋味:太平猴魁滋味鮮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時即使放茶過量,也不苦不澀。
產於安徽省太平縣猴坑的太平猴魁,名列中國十大綠茶之列,?「尖茶之冠」。究竟形、色、香、味具全的「猴韻」是如何養成的呢?尖茶又有其過人之處呢?
尖茶是安徽省的特產(尖茶特點是葉芽挺直肥實,兩頭尖而不翹,不弓彎、不鬆散),各類尖茶採製技術和外形皆相似,而內質卻各具風格。其中太平猴魁為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太平湖畔的猴坑一帶,境內最高峰鳳凰尖海拔750米,其天然環境優越,平均溫度14~15度,年平均降水量1650~2000毫米,土壤大多為千枚岩、花崗岩風化而成的烏沙土,PH值在4.5~6.5之間,土層深厚肥沃,通氣透水性好,且當地茶樹品種90%以上為柿大茶。此品種分枝稀、節間短、葉片大、色澤綠、茸毛多,是培養猴魁的良種資源。故茶樹生長良好,芽肥葉壯,持嫩性強。另因太平猴魁產地蘭花遍佈,故採茗、品茗時散發出淡淡幽蘭香氣。
環境固然重要,但人為的功夫亦不容忽略,往往名列中國十大名茶的關鍵便出於此。太平猴魁需於晴天採摘,雨天不採。揀尖過程,將鮮葉攤放,短時間攤放,實際上是一種輕度萎凋,使少量失水,便於殺青,同時也有利於內含物的轉化,對猴魁香氣、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殺青:鍋溫110度,翻炒需帶得輕,撈得凈、抖得開。殺青結束前,要適當理條。毛烘:火溫依次為100度(攤勻平伏)、90度(輕捺壓)、80度(降溫)、70度(至六、七成乾)。足烘:火溫70度左右,用棉製軟墊邊烘邊捺,固定茶葉外形。經過5~6次翻烘,約九成乾。復烘:又稱打老火,火溫60度,邊烘邊翻,切忌捺壓。此茶炒製因為不經揉撚,茶汁未出,故耐沖泡。品飲時,可體會出「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意境。
炒製完成後,所謂的猴韻將展露無疑。成品茶桿筆直,兩端略尖,扁平勻整,肥厚壯實,白毫滿覆,色澤蒼綠,葉主脈呈豬肝色,宛如橄欖,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聞起來有蘭花的幽遠清雅也有帶著蜜香的甜美,沈靜中又帶著活潑的明亮感。茶色清明,茶香清淡伴隨蘭花幽香,入口後如蜜甘甜,口感清雅細緻。而回甘味顯,具綿細餘韻。依品質太平猴魁共分猴魁、魁尖、尖茶一至五級共七級,以猴魁為首。

《Tea界冷知識》─ 為何稱太平猴魁?

清未,江南春茶莊在太平?區收購茶葉加工尖茶,並揀出幼嫩芽葉作優質尖茶供應市場,獲得成功。猴坑茶農王老二(王魁成)在鳳凰尖茶園,選肥嫩芽葉,精製成王老二魁尖。由於猴坑所產魁尖風格獨特,質量超群,特冠以猴坑地名,叫「太平猴魁」。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產於閩北祟安縣武夷山岩上烏龍茶類的總稱。列於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蘇軾在詠茶詩道:「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由此說明武夷岩茶之珍貴。陸游贊曰:「建溪官茶天下絕」(建溪起源於武夷山)。至宋代當時就有「茶出武夷,其品最佳」的記載。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及人名士讚美武夷巖茶的詩、詞等,體現出了武夷岩茶的自然屬性和人文因素富有傳奇文學色彩,究竟是如何養成的呢?
大自然的恩賜風光綺麗的武夷山水,也給茶樹生長提供了優越自然條件。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平均海拔650米。茶農利用岩凹、石縫,沿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武夷岩茶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8~18.5度之間),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間常年雲霧彌漫,年平均相對濕度80%左右。茶園大部分在岩壑幽澗之中,四周山巒屏障,日照短,無風害。優越的自然條件孕育出岩茶獨特韻味。而土壤經長年沖積,使得溝谷土地富含有機質,形成了特有岩茶環境。明代徐火勃《茶考》述「武夷山中土氣宜茶」。適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優良內質。武夷岩茶獨享大自然惠澤,奉獻給人們獨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屬自歎不如。
武夷岩茶製作方法自有一套,兼取紅、綠茶製作原理精華,加上特殊技術,使之更加醇厚。而岩茶製作程序繁複細緻。
採摘:時間要恰到好處,春茶一般在穀雨後立夏前開採。採摘嫩度對岩茶質量影響頗大。採摘過嫩,無法滿足焙製技術要求,成茶香氣低,味較苦澀;採摘太老則味淡。
萎凋:有日光和加溫萎凋。是形成岩茶香味基礎。萎凋中變化顯著的是水分喪失,促進鮮葉內部發生變化。
做青:岩茶製作過程中精巧程序,是形成其「三紅七綠」即綠葉紅鑲邊的獨特風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環節。而手工茶是指做青中搖青方法用手工操作完成,特點是質高、味純、香氣持久耐儲。
炒青與揉撚:炒青主要把萎凋做青過程已形成品質相對固定。並起純化香氣作用。高溫下完成團炒、吊炒、翻炒三樣動作,才能達到品質要求。起鍋後趁熱迅速揉撚、複炒。
烘焙:複揉葉經解散後,於焙籠中攤放,明火高溫水焙,各焙窯溫度從高至低。其中燉火過程的細緻處理,?岩茶所獨有。經炒製後其形成彎條型,色澤烏亮帶褐帶墨綠帶寶色,條索緊結。

《Tea界冷知識》─武夷岩茶應該如何的貯存?

武夷岩茶耐儲藏,溫度一般要求在20度以下。密封,乾燥,避光,可儲藏36個月以上。香味的損失不大。武夷巖茶是條索壯容易碎,不宜抽真空,一般包裝採硬質包裝,內袋用鋁泊袋或者塑料袋包裝。只要不讓茶葉跑氣,可買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銹鋼罐存放。一般不提倡在冰箱低溫保存,最好是用要錫泊密封袋。

武夷岩茶沖泡方式

武夷岩茶的沖泡,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開湯第二泡香纏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鑑別岩茶上品的氣。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餘韻猶存。

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歷史。唐陸羽《茶經》"茶之出"中曾提到:「蘇州長州生洞庭山」。古云:「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洞庭帝了春長恨,二千年來茶更香。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清未震鈞《茶說》載:「茶以碧蘿(螺)春為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上列皆敘述著碧螺春的好,說明它的香、它的品質、它的珍貴。位居中國十大名茶,並由當地茶農描述碧螺春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並以形美、色艷、香高、味醇聞名中外是因源何處呢?
所謂佳境為佳茗之基,地利應當是首選,最先被提出來討論的。眾所皆知提到江蘇省蘇州市便聯想到洞庭湖,而碧螺春產於年平均氣溫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的太湖洞庭山。故地利由此而生,由於洞庭山分東、西兩山(一為半島一為島嶼),因為太湖水面環繞,水氣豐富導致常年半空霧氣悠悠、空氣濕潤,土壤因而成微酸或酸性。另加上土質鬆軟、氣候溫和,非常適合茶樹生長。優越的環境條件,為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礎。
形美、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 ─
其重點在芽葉揀剔過程,可促使內含物輕度氧化,有利於品質的形成。一般5~9時採,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製,做到當天採摘,當天炒製,不炒隔夜茶。另一重點在於炒製過程:
《殺青》鍋溫190~200°C,以抖為主雙手翻炒,做到撈淨、抖散、殺勻透、無紅梗、煙焦葉。
《炒揉》鍋溫70~75°C,採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隨著水分減少,條索逐漸形成。
《搓團》鍋溫50~60°C,邊炒邊揉搓成團、抖散,反覆多次,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
《烘乾》鍋溫30~40°C,採輕揉輕炒手法。當九成乾時攤於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烘至足乾。
殺青 — 炒揉 — 搓團 — 焙乾。 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同時碧螺春亦依照炒製來分等級。分成7級,芽葉隨級別增加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炒製鍋溫、投葉量、用力程度,隨級別降低而增加。碧螺春生產季節性強。春分開始採茶,到穀雨採摘結束,前後時間不到一個月。高檔碧螺春,在清明前或清明時節採製,時間更短。
香高、味醇、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
洞庭碧螺春產區茶、果間作區。茶樹果木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根脈相通,茶吸果香,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此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

《Tea界冷知識》─洞庭碧螺春該如何保存呢?

碧螺春貯藏條件講究。傳統貯藏方法是紙包,袋裝塊狀石灰,茶、灰間隔放置缸中,加蓋密封吸濕貯藏。隨著科學的發展,近年來亦有採用三層塑料保鮮袋包裝,分層緊紮,隔絕空氣,放在10°C以下貯藏,便能保留其色、香、味猶如新茶,鮮醇爽口。

洞庭碧螺春沖泡方式

而當然要品嚐出洞庭碧螺茶需沖泡得宜,品茗時採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先用70~80°C的開水沖後置入茶葉沖泡。投入杯中茶即沉底,清香襲人。飲其味則感味醇、香郁、回甘,舌尖充滿花香及果味的纏繞,其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獲得三鮮(色、香、味)之稱,果然實至名歸。

普洱茶

普洱茶,泛指中國雲南地區生產的一種茶葉。歸類為黑茶。產地因在清朝時屬雲南省普洱府,故稱之。宋‧王禹稱作「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描述普洱茶最美的詩句「圓如三秋皓月輪」,指的是像秋天圓大而美好月亮般的普洱圓茶。光緒二十三年【普洱府志】載:「普洱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周八百里。」普洱茶與其他許多茶類不同的是,必須要有一段貯存過程。自然走過的歷史,才能表現其真實性。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把飲茶者的喝茶觀顛覆了,越陳越香滋味越好。這顛覆品茗習慣的黑茶是有何大不同,竟可以使大家欣然接受,一定事有蹊蹺。
普洱茶為黑茶類之代表,是採用綠茶或黑茶蒸壓成各種雲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主要生長在高山峻嶺上,海拔1500~2200米。並處於大陸型亞熱帶性高原氣候,年平均溫度5~24度(南北差19度),與江南地理環境氣候差異甚大。而年平均降水量600~2,000毫米(85%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山地和高原佔94%。先天條件不是普洱茶優勢所在,而在其悠然天成的曼妙香味。新鮮普洱那股青葉香經長期陳化轉「青香」。由於適當的陳化後發酵,幼嫩芽茶去掉濃烈青葉香,留下淡淡荷香。另因種植樟樹林下,得樟香參化,樟香較弱者融合青香成為蘭香為普洱中最珍貴的茶香;樟香較強者則成為樟香普洱茶香。故其蘭香兼具了荷香及樟香之美,是為最獨一無二的特色。
普洱茶有其獨特採製程序,經殺青、揉捻、乾燥、堆捂等幾道程序,成為普洱毛青。依製程可分生茶和熟茶。生茶直接將「毛青茶」蒸熱壓製成型,熟茶則在蒸熱壓製前加上一道「渥堆」的程序。所謂渥堆,就是將「毛青茶」混合菌種,利用菌種好氧反應,氧化產生茶黃素及茶紅素。經過此轉化程序,三個月內適合飲用,而生茶則需再經五年以上儲存、陳化始宜飲用。而生茶依儲存方式,可分「乾倉」及「濕倉」。「濕倉」轉化程序快,「乾倉」需時更久,但「乾倉」長期陳化風味更佳、價格高昂;「乾倉」普洱茶要產生茶紅素。而生茶時間越長,內香及活力越顯露穩健,形成「做新茶賣舊茶」傳統。

《Tea界冷知識》─ 為何稱普洱茶為「能喝的古董」?

其實就是賣一個概念,並不是一概越久越好喝,比如熟茶,它是後發酵茶,八年以後也就不會再有進步了。但生茶比熟茶少了一道渥堆工藝,也許它才是存放越久越好,原因在於它還在不斷發酵。

普洱茶沖泡方式

以壺腹為圓球形茶壺泡普洱茶可勻稱的舒展茶葉最為理想。而沖泡宜用軟性水質沖泡。優質的普洱茶,茶湯紅濃明亮,具「金圈」,優質普洱茶葉底呈現褐紅色。茶湯入口,散發淡然荷香,滋味醇厚回甘,並具獨特陳香,耐沖泡,敘說普洱悠然歷史,激起了美之感性。
普洱茶常有甜、苦、澀、酸、水、無味數種味道,這些味道可能單獨也可能共同並存。其中甜是經過長期陳化、苦和澀的味道因氧化而減弱,而糖份仍留在茶葉中;苦澀味道之所以會有苦,是因為其中含「咖啡鹼」,澀感是因為含有「茶單寧」成份,而普洱含量較多;酸味和水味卻是大家所不喜歡,應盡量避去酸、水味道;至於無味習慣性將淡而無味視為普洱茶的味道。

大紅袍

大紅袍,為武夷岩茶之極品,是中國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狀元」之稱。產自武夷山天心岩,獨特「岩韻」,乃具岩骨花香,具有活、甘、清、香之特徵,久藏不壞。蔡襄《茶錄》曰:「年來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范仲淹《鬥茶歌》說到:「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袁枚《隨緣詩話》曰:「嚐盡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頂所生,沖開白色者為天下第一」。清代乾隆皇帝喝了大紅袍後,曾寫過兩首詩,一首是《雨夜煎茶》,說:「就中武夷品最佳,滋味清和兼骨鯁」,在所有貢茶當中武夷茶是最好的。說到「岩韻」真是不解,究竟其內質蘊藏著多少能量,在武夷茶中脫穎而出。
大紅袍,亦稱大和紅、銹釘子、油根、扁皂角,為武夷岩茶的一種。原產於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龍窠峭壁上,母樹的數量很少,僅四株。每年根據雨水、產量等因素作限量採摘。即使在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由於常年生長在岩石間,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岩頂終年流有細小甘泉滋潤茶地,更有蘚苔類等有機物質肥養茶株,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的生長環境,孕成出絕佳茶種,使得它的氣韻與滋味有別於其它茶種。生長環境為風化地,即爛石。懸崖上落葉掉下來以後變成腐殖質。提供茶葉不可或缺的資源。
除了生長環境之外,還有一點便是其工藝。如果一個茶葉,它前期的品質再好,若後期的加工工藝略施工夫,味道便截然不同,使品質更加卓越。「岩韻」是武夷巖茶獨有的特徵;「岩韻」的有無取決於茶樹生長環境;「岩韻」的強弱還受到茶樹品種、栽培管理和製作工藝的影響。每年春天,採摘3~4葉開面新梢,經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複炒、複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複焙、再簸揀、補火而製成。品質特優的「名叢」,各道程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藝特制而成。
大紅袍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香氣馥郁清高帶有蘭花香,有明顯之岩韻特徵。沖泡時宜用高溫燒製砂壺等硬度高之石壺,用小壺小杯細品慢酌,才能真正品嘗岩茶特有風韻。沖泡後,茶湯金黃明亮,顯蘭香,入口甘醇爽口,頗有回味。沖泡後所留葉片,邊緣微紅,中間色綠,號稱「綠葉紅鑲邊」。這是因為烏龍茶鮮葉采制加工後,留存頗多葉綠素,故呈綠葉,其紅茶色素與蛋白質相結合,形成紅鑲邊。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號稱「7泡有餘香」濃厚的香氣和甘甜的滋味留在口腔中久久不散。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方式,才能品嘗其真正的韻味。

《Tea界冷知識》─ 雖然大紅袍富含岩韻但該如何品嚐呢?

建議飲法為投茶量約為茶器之三分一左右。茶壺及茶杯用95~100度之沸水沖洗,將茶葉置入壺中,再沖95~100度沸水,將茶葉沖洗一次。第一泡用93~98度開水注入壺內,浸泡5秒,然後注入茶杯享用。第二泡用93度開水,浸泡10秒後享用。第三泡用93度開水,浸泡20秒後享用。如此便可引出岩韻岩味,享受其中之奧妙。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產於中國安徽秀麗的黃山之中,屬綠茶類,亦屬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明代許次紓的《茶疏》記載:「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黃山毛峰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持久似蘭蕙,醇厚爽口,回味甘甜。可謂「清秀脫俗,茶中仙子」。黃山不僅盛產名茶,而且多有名泉。“黃山舊名黟山,東峰下有硃砂湯泉可點茗,泉色微紅,此自然之丹液也”《圖經》。名山、名茶、名泉,相得益彰。如此清新脫俗的茶葉為何能曾經讓明朝天啟年間,江南黟縣官熊開元因為它而升職為江南巡撫,但熊知縣卻又感慨“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為人呢?”於是脫下官服玉帶,來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
既然生長於名山─黃山,可想而知環境是如此的渾然天成。位於海拔700-1800米,當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5~16oC,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土壤屬山地黃壤,土層深厚,質地疏鬆,透水性好,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磷鉀肥,呈酸性(PH4.5~5.5),適宜茶樹生長。拜黃山地區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所賜,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茶芽醞釀成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香氣馥鬱滋味醇甜、經久耐泡,也因此成為茶中上品。
然而在優越的天然條件為基礎下,雖種出高級茶葉,但採摘以及炒製亦是決定其等級的重要階段。
採摘: 特級毛峰開採於清明前後,1~3級在穀雨前後採制。鮮葉先進行揀剔,剔除凍傷葉和病蟲害葉,揀出不符合標準以保證芽葉品質。然後將不同嫩度鮮葉分開攤放,散失部分水分。為保質保鮮,要求上午採,下午製;下午採,當夜製。
炒製:殺青:鍋溫130度左右。下鍋後,聞炒芝麻聲響即?溫度適中。翻炒要輕要快,揚得高,撒得開,撈得淨。殺青程度適當偏老。搓揉:殺青達適度時,繼續在鍋內抓帶幾下,起到輕揉和理條作用。搓揉時速度亦慢,壓力宜輕,以保持芽葉完整。烘焙:初烘溫度90度,過程翻葉要勤,攤葉要勻,操作要輕,火溫要穩。初烘結束後,茶葉需攤涼30分鐘,促進葉內水分重新分佈均勻。足烘溫度60度左右,文火慢烘至足乾。
那黃山毛峰它的外觀又是如何呢?特級與其他又有什麼分別呢?特級黃山毛峰其尖芽緊偎在嫩葉之中,貌似雀舌,每片長約半寸,絨細白毫覆蓋表面,色澤接近象牙色。魚葉色澤油潤光亮,綠中泛出金黃。所以象牙色與金黃色為特級毛峰與其他毛峰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徵。

《Tea界冷知識》─ 黃山毛峰和黃山雲霧有何關係?

《黃山誌》載:「蓮花庵旁就石隙養茶,多輕香,冷韻襲人斷,謂之黃山雲霧。......雲霧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間養之,微香冷韻,遠勝匡廬。」據考證,黃山雲霧即為黃山毛峰的前身。

黃山毛峰沖泡方式

黃山毛峰的品飲,沖泡時水溫也以80度左右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續水沖泡2—3次,香味猶存。而沖泡後,香氣四溢猶如蓮花般清香高長,而其湯色清澈為黃,入口滋味更是鮮濃、甘醇爽口。茶涼之後,香韻猶存,故人稱“幸有冷香”絕非浪得虛名。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並為中國十大經典綠茶之一。《茶經》就有「廬州六安(茶)」之稱。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農政全書》裡稱「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詠六安茶》曰:「七碗清風自六安」,予以很高之評價。據史書記載,六安茶始於唐代,揚名於明清。早在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有「揚子江中水,齊雲頂上茶」之贊語。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譽。究竟如此高的評價是由多少的細節慢慢砌成的,因為能被稱為精品的並且亙古不變,唯有細節成就一切,就讓我們抽絲剝繭般的分析端詳一番。
生長環境之於茶葉好比母親之於胎兒一般,如此蘊育、滋養,不同資源因素將造就不同品質茶葉。六安瓜片出產於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皖西大別山茶區,以六安等地最?著名,故稱六安瓜片。產區地處大別山北麓,屬淮河水系,海拔一般在100~600米。由於流水切削作用,耕地少,茶園坡度多在丘陵,故土壤類型比較複雜。主要為黃棕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降雨方面雨量適中,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間。常年相對濕度80%,乾燥度0.8以下,屬濕潤地帶。至於溫度方面年平均氣溫15度,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照充足,光能資源比較豐富。如此優質的母體,建立良好的基礎,可想而知醞釀已久的嫩芽將不同凡響。
雖然大別山區山高山峻嶺,雲霧多,濕度大,已構成好茶葉的條件,但若加上精湛採製技術,品質將特別優異。六安瓜片工藝獨特,長期流行手工生產的傳統採製方法,生產技術和品質風味都帶有明顯的地域性特色。採製主要取自茶枝嫩梢壯葉,是中國綠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片茶。採摘時間必須在「谷雨」前後十天,鮮葉開面時採摘,以保證茶品茶味。採摘回來的鮮葉,經過攤涼、散熱、再進行手工扳片,將每枝葉片與嫩芽、枝梗分開,嫩芽炒「銀針」,茶梗炒「針把」葉片分老嫩片,炒制「瓜片」。並且老嫩分開炒,炒片分生鍋和熟鍋,生鍋高溫翻抖殺青,熟鍋低溫炒拍成形。緊接拉老火是片茶成形、顯霜、髮香的關鍵程序,人稱「一絕」。有人形容其「火光沖天,熱浪滾滾,抬上抬下,以火攻茶」。

《Tea界冷知識》─ 珍貴的六安瓜片要如何選購?

從茶葉和泡茶兩個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望色:通過觀望應具備鐵青(深度青色)色澤一致,可見烘製到位。聞香:通過嗅聞應具備燒板栗那種香味為上乘。觀形:通過察看應具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

六安瓜片沖泡方式

六安瓜片單片平展、順直呈瓜子形,屬單片形細嫩綠茶,具有「色澤翠綠、香氣清高、味鮮甘美、湯色青綠明澈、泡次多」等特點。當然品茶最能將茶的特色顯露出來,品嚐出茶中無垠的滋味。品飲前,先用「高沖、低斟、括沫、淋蓋」等傳統的方法沖泡。

安溪鐵觀音

鐵觀音原是茶樹品種名,由於適製烏龍茶,其成品遂名為鐵觀音。並列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採用半發酵方法製成,有「重如鐵、美如觀音」之美稱。其天性嬌弱,產量不大,便有「好喝不好栽」的說法,也更加名貴。明代《安溪縣志》有「常樂、崇善等裡貨(指茶)賣甚多」的記載。說明安溪唐代已盛產茶。古人亦云:「烹來勺水淺杯斟,盡不餘香舌本尋;七碗漫誇能暢飲,可曾品過鐵觀音」。評茶專家稱之「天真味」、「聖妙香」為「觀音韻」。至於獨特的「觀音韻」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說清楚,只得留待後人品斷,這也正是安溪鐵觀音之魅力所在。
鐵觀音原產於福建安溪縣西部的「內安溪」。其產區群山環抱,常年雲霧瀰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於西北有閩中大山為屏障(海拔800多公尺)阻擋冬季乾燥寒風侵襲,東南臨台灣海峽,在海洋性氣候的影響下,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均氣溫為15~18.5度,年降水量170~1900毫米),相對濕度78%左右。土壤大部份為酸性紅壤,有機物含量豐富,享盡天時地利,乃生產優質茶樹的好地方。生產出優質的鐵觀音茶必須具備純種茶樹與良好的土壤、氣候環境中,缺一不可。
另外形成優質茶葉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採製技術。關係著茶葉外形及內質的差異。安溪鐵觀音技藝精巧。一年四季採製,以春茶最好。秋茶次之,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薄。摘採時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生長地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製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
鐵觀音茶製造過程中先進行「日光萎凋」,斟酌日照溫度和風力,決定茶菁初次「消水」程度。適度後繼續行「室內萎凋」,使茶菁持續「消水」,隨著消水狀態,時而「翻菁」、「弄菁」,促進發酵。茶香氣由「菁臭」轉「花香」與「果香」。緊接進行高溫炒青,迅速制止氧化作用,固定做青階段色、香、味內質,以便反復揉烘(以布包茶葉揉捻,放入「文火」慢慢烘焙,使形狀逐漸彎曲緊結)。如此茶中成分隨溫度轉化其香與味,經多次沖泡仍有回韻。鐵觀音其香氣不只是因發酵程度不同而有變化,如地質、布包團揉、季節、烘焙都是影響要因。
成品茶將分成內質與外形來欣賞。內質:香氣濃郁持久,音韻明顯,帶有蘭花香或生花生仁味、椰香等清香味;外形:條索肥壯、枝心硬,枝頭皮整齊,葉大部分向葉背捲曲,色澤烏黑油潤,砂綠明顯。具有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砂綠帶白霜四大特點。

安溪鐵觀音茶沖泡方式

使用陶製小壺、白瓷小盅,先用沸水燙熱,裝入相當於二分之一壺的茶葉,沖以沸水,即有一股殊香撲鼻,正是「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艷,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感茶湯醇厚甘鮮,韻味無窮。好比陸游「舌根常留甘盡日」的詩句如此深長。品飲可從「觀形、聽聲、察色、聞香、品韻」入手,辨別茶葉優劣。由於萎凋和發酵程度輕,製茶過程茶多酚類物質損失較少,所以味濃耐泡、鮮爽。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亦稱「豫毛峰」因其條索細秀、圓直有峰尖而得名「毛尖」,又因產地在河南信陽故名「信陽毛尖」。信陽茶區產茶歷史悠久,唐朝信陽已盛產茶葉,公元760~780年間,陸羽的《茶經》已把信陽劃為淮南茶區,中國八大產茶區之一。現在則是中國四大產茶區(西南、華南、江南、江北)之一。宋代文人蘇東坡更有「淮南茶,信陽第一」的美譽。另有讚譽:「身段苗條佩玉絹,未涂脂粉香自來;茶山遠處心迫切,信陽別時更依戀」。因此好茶的男女老少,總是要對信陽毛尖問個究竟。探索茶中之秀─信陽毛尖魅力何在。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對生長在河南省信陽西南山區海拔均在300~800米之間,同屬綠茶的信陽毛尖來說更是重要的一環。由於高山雲霧多,光照適宜(年日照19402180小時),短光波的藍、紫、紅光易被葉綠素吸收,增強光合作用,使茶葉富含有機質,茶葉味香濃。且高山霧濃,空氣濕潤(平均溫度15℃,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相對平均濕度77%),所以芽葉持嫩性強,粗纖維較少。加上高山林茂,枯枝落葉多腐爛為土,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鬆軟,偏酸性(PH值4.0-6.0),有利於茶樹生長。故具備這樣得天獨厚的典型生態環境,生產出來的信陽毛尖,內含物質豐富,香高味爽。
優質的鮮葉原料是炒製名茶的基礎。信陽毛尖品質高雅,與嚴格的「及時、分批、按標準採摘」的要求緊密相關。五月底以前採的為春茶,也叫做「頭茶」,開採的頭兩天,數量很少,稱之為「跑山尖」,多在「穀雨」前採製也稱為「雨前毛尖」。特級毛尖採半展的1芽1葉,一級、二級毛尖採初展的1芽2葉,三級以下也是採1芽2葉和對夾葉,葉質稍粗大。八十年代後期以來新開發的特優、珍品,就只採芽苞。採茶歷來不採魚葉,多半留一片真葉不採。
信陽毛尖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炒製的工藝也十分講究。炒製分「生鍋」、「熟鍋」、「烘焙」三個步驟,用雙鍋變溫法進行。不同的步驟對於鍋溫要求也不同,呈溫度下降狀態。隨著鍋溫變化,茶葉逐漸失去水量,而其品質也逐漸形成。生鍋:起殺青、初揉作用,葉片軟綿,初步形成泡松條索,嫩莖折不斷。熟鍋:起蒸發水份作用外,主要是進行做條、整形加工,並使之發揮香氣。
烘焙:初烘、攤放、復火三個程序,即成品優質佳的信陽毛尖。而後茶葉的機械初製加工技術,結束了信陽毛尖必須依賴手工炒製的歷史,把信陽毛尖的炒製技術提高到新的水準。便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色綠」的獨特風格飲譽中外。

《Tea界冷知識》─ 飲用信陽毛尖營養價值?

信陽毛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生物堿、茶多酚、糖尖、有機酸、芳香物質和維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礦物質。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功能。

信陽毛尖沖泡方式

信陽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乾淨,香氣高雅,味道鮮爽、醇香、回甘,從外形上看則勻整、鮮綠有光澤、白毫明顯。其湯色在於沖泡水溫宜在80度左右, 採取中投法,提壺採用迴旋注水法向壺中注水少許,浸潤茶芽,稱為溫潤泡。優質信陽毛尖耐泡,一般能泡3~5道,而劣質的最多可泡2次。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李白:「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這是唐代兩位的大詩人對洞庭君山的抒情詩篇。君山和君山名茶,歷來結下了不解之緣。清代有詩雲:“試把雀泉烹雀舌,烹來長似君山色。”君山銀針屬芽茶,因茶樹品種優良,芽頭肥壯重實。《紅樓夢》中,妙玉便曾用梅花上的積雪來烹煮老君眉茶,亦即是君山銀針黃茶最早是從炒青綠中發現,在炒製過程中,殺青、揉捻後如果乾燥不足或來不及乾燥,葉色就會變黃,茶湯也會變色,於是就意外產生了另一個新的茶種-黃茶。這美麗的意外難道這麼單純嗎?其實還是需要其他因素所造就出品質超群的茶葉。
君山銀針產於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島上,為洞庭湖中的島嶼。屬於針形茶,有「金鑲玉」之稱。君山茶舊時曾用「黃翎毛」、「白毛尖」等名,後來因為茶芽挺直,布滿白毫,形似銀針而得名「君山銀針」。它之所以品質獨特,主要是與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有關。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溫度16~17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為80%。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彌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茶樹在這種餐露飲露的自然環境條件下生長,因此,芽葉肥壯,質地柔嫩,獨具一色。
君山銀針只採集剛抽出尚未張開的茶樹嫩芽製作。因為產區只限在君山島產地範圍很小,加上製作條件嚴格,因此產量很少,非常名貴。採摘後的鮮芽,要經過揀剔除雜,輕放薄攤,製作工藝完全是手工操作。君山銀針採摘開始於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從茶樹上揀採芽頭和茸毛,盛茶籃內襯有白布。另外其採摘重點另有「九不採」:1雨天2露水芽3紫色芽4空心芽5開口芽6凍傷芽7蟲傷芽8瘦弱芽9過長芽。
君山銀針製造特別精細而又別具一格,分殺青、攤涼、初烘、初包、複烘、攤涼、複包、足火八道工序。歷時三晝夜,長達70多小時之久。從鮮茶分揀到製成干茶,經過殺青、攤涼、初烘、初色發酵、復烘攤涼、復色發酵、乾燥等八道工序,歷時約三天三晚,道道程序都有嚴格的操作要領和技術要求,這是其它名茶製作工藝所沒有的。正因為如此,君山銀針茶才能形成色、香、味、形俱佳的品質和風格。其成品茶外形為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湯色橙黃明淨,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整。 由於黃茶在製造過程中進行「悶黃」,所以茶在濕熱條件下悶堆發熱,促使茶多酚自動氧化,葉綠素分解,從而使葉色、湯色變黃,香味變甜熟。其品質特徵是黃葉黃湯,香氣清純,滋味醇厚。
沖泡君山銀針時用透明玻璃杯,可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於水面,隨後緩緩降落,豎立於杯底,忽升忽降,最多可達到三次,故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後豎沈杯底,歷來傳?美談。沖泡後,茶香撲鼻。茶湯入口,甘醇鮮爽,更是飲來回味無窮。

《Tea界冷知識》─ 為何君山銀針沖泡時會形成「三起三落」?

輕者浮,重者沈,「三起三落」是由於茶芽吸水膨脹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頭比重瞬間變化引起。可以設想,最外層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隨後芽頭體積膨大,比重變小則上升,繼續吸水又下降……。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亦稱祁門工夫紅茶,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祁門紅茶為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紅茶,也被譽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稱「祁門香」。英國人最喜愛祁紅,皇家貴族也以祁紅作為時髦的飲品,用茶向皇后祝壽,譽茶為「群芳最」。其獨特的煙薰風味及類似蘭花香的香氣,富有異國情調,在歐洲被稱為「中國茶的布爾戈涅酒」。能使整個歐亞大陸為之瘋狂的它,究竟有何魔力風靡眾人。在中國十大名茶中,跳脫綠茶的戰爭,以唯一的紅茶之姿立足。
祁門紅茶,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要產於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其之所以品質超群,與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息息相關。山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90%,一般海拔高度為600米左右,全縣茶園80%左右分佈在海拔100~350米的峽谷和丘陵地帶。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物含量較高,早晚溫差大,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特殊的芳香厚味。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內含化學成分豐富,所以生葉柔嫩且內含水溶性物質豐富,又以8月份所採收的品質最佳。
當地溪河密佈,沿岸狹長區沖積出許多河洲,因此土壤肥沃,種植的茶樹所製出的紅茶稱為「洲茶」,品質格外不凡,是祁門紅茶的上等貨。祁門紅茶品質優異的另一個原因,是由其特殊摘製特點。祁門紅茶採製標準較為嚴格,高檔茶以一芽二葉為主,一般系一芽三葉及相應嫩度的對夾葉。分批多次留葉採,春茶採摘6~7批,夏茶採6批,少採或不採秋茶。在製茶方法上,有收濕坯(發酵葉)的習慣,收回茶坯再採用文火慢烘,烘茶間門窗緊閉,使室內保持一定溫度,並使茶葉重香氣不重工藝技術,著重抓外形緊結苗秀和內質香味,保持並發揚祁門香的特色。
而採製完成之祁門紅茶其外表條索緊緻、纖細、勻稱,鋒苗優麗,並伴隨著黑潤色澤寶光。茶葉本身蘊藏香氣高漲濃郁誘人,帶有飽滿的香料、花、蜂蜜與與焦糖香、煙燻味以及幽幽蘭花香,不禁令人讚嘆。湯色而言紅艷醇厚、滋味甘鮮雋永令人嚮往。葉底(泡過的茶渣)紅潤亮麗。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

《Tea界冷知識》─ 安徽省不是以綠茶為著名怎麼會出產工夫紅茶呢?

祁門紅茶首次出現是在清朝光緒年間。在這之前,在安徽省只製作綠茶,有「安綠」之稱。光緒元年(1875年),黟縣人余干臣從福建罷官回籍開設茶莊,學會了製作紅茶的秘訣,即在製作初期加入一道特殊的發酵工序,使茶葉的葉底和茶湯呈現紅色,因此得名「紅茶」。

阿里山茶

阿里山茶區位於台灣省嘉義縣阿里山鄉,所產茶葉受自然環境的孕育,加上水質甘冽,因此品質堪稱上選,加上近年製茶技術不斷改良精進,所製造出來的茶葉「芬芳幽雅,甘甜爽口」,猶如暢飲山泉般令人心曠神怡,實為茶中極品。阿里山茶由於品質勻稱、穩定,一向甚獲消費者喜愛。尤其以冬茶和春茶最受歡迎,冬茶由於成長、滋潤時間長,因此茶葉特別甘醇;春茶則由於過了冬眠期,香氣較佳。阿里山茶品質可以高人一等,更是有賴先天地理、氣候條件的孕育。
主產地為嘉義縣境內屬阿里山山脈,因高山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致茶樹芽葉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且芽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因此具有澤翠綠鮮活,滋味甘醇,厚重帶活性,香氣淡雅,水色蜜綠顯黃且具耐沖泡等特色。阿里山茶區在北緯23度半附近,茶園界於海拔1000~1700公尺之間,因此所產製的茶葉別具特色、滋味甘潤醇厚、香氣幽雅持久、風味絕佳。阿里山地質以砂、頁、泥岩為主,適合茶樹生長。也因為長年雲霧繚繞,上午東日充足,午後雲霧飄渺,陽光透過水氣折射,散出柔和漫射光,此時氣溫驟降,使得茶樹生長趨於緩慢,茶葉細胞壁更加密實。再加上精進製茶技術,可說是「地靈人傑」,當地的茶農能掌握其特色,以半發酵清茶發揮特性,使其普遍受到茶界青睞。
阿里山茶區選用優質高山嶺茶菁為原料,以人工手摘,嚴格要求採摘一心二葉,茶色翠綠清透,呈現出淡雅天然奶香。此種手工摘取,在涼冷環境中產製,所製出半球型翠綠色的烏龍茶,可沖泡出蜜綠色茶湯,少澀甘醇滋味,稀有芬多精幽香;這種色香味甘醇的獨特風味堪稱世界第一。至於採製方式因採人工反覆揉捏、精心烘焙製成,故茶水持久耐泡,堪為經典之作。而精耕、細採、輕揉、慢焙是阿里山茶的特色。尤其不發酵的綠茶、全發酵的紅茶,如今都可用電腦控制,但半發酵的高級茶必須隨時觀測,從採茶到製程都要使用人工,無法用電腦來取代。茶葉採離茶樹後,經過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浪青、堆青、殺青、揉捻、烘焙等過程,一直做到成品,工人一刻也不能休息。而繁複製程中,茶葉內含物質經轉化,形成千姿百態的香氣和滋味,變化往往非人力能掌控。除了掌握得當的製茶技術,能否做出好茶,還得要先天氣候條件來配合。
沖泡後口感清香、順口回甘,滋味絕讚的高山氣,別有一股混厚之高山韻味,喉韻無窮,二飲茶湯,冬味韻,茶湯碧綠透明、質甘味美、喉韻生津,堪稱為茶中之極品。茶湯溫潤厚實、沖泡時散發出天然的水仙花香,回韻中帶點獨特岩味,入口後回甘度十足,是屬於輕發酵生茶,清香鮮綠的綠茶口感,是行家獨衷的高山茶。

《Tea界冷知識》─ 阿里山茶有哪些種類呢?

1. 焙火度(無)其直接揉捻成型乾燥,為毛茶(生茶)。中發酵,茶色金黃,茶氣清香,喉韻適中。
2. 焙火度(輕火)烘焙4小時茶有火味,為輕焙茶。中發酵,茶色金黃,具焙火香,喉韻適濃。
3. 焙火度(中火)烘焙9-12小時著重火味,為半生熟茶。中發酵,茶色褐黃,親焙火香,喉韻濃。

松柏長青茶

位於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嶺,海拔高度300~400公尺以「松柏長青茶」馳名。「松柏長青茶」是名間鄉松柏嶺特產茶,原名「埔中茶」或稱「松柏坑茶」生產於南投縣名間鄉的松柏嶺(舊稱埔中),地屬八卦山脈的最南端,氣候涼爽,雲霧瀰漫,十分適合種茶。松柏長青茶在本省的茶業發展史上,開發極早。民國六十三年蔣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長時,曾六臨松柏嶺巡視,茶農以當地所產的茶款待。蔣經國先生細品松柏茶的芳香及滋味,讚不絕口,但因蔣經國先生覺與鹿谷烏龍茶容易混淆,遂取名為松柏長青。而讓「松柏長青茶」名聞全省功不可沒的功臣,當屬「玄天上帝」,因「受天宮」是台灣道教聖地,香火鼎盛,每年香客數以百萬計前來,每人總會買個一斤兩斤茶葉回去,而鄉公所則規畫商店街統一格式招牌,形成現代化「茶街」,「松柏長青茶」名氣隨香客散布各地,名聲自然大噪。
如此受寵的松柏長青茶,究竟有何法寶,使得眾人對其讚譽有加?
松柏長青茶產自紅土壤的八卦山脈,是名間鄉松柏嶺特產茶,茶葉採收原來四季分明,茶園景觀也隨茶葉採收及季節變化有青、黃之分。海拔約400公尺台地,雖比產凍頂茶的地區地勢較差,但因山脈東斜坡向陽,日照充足,一年可採收7次。特有之山靈之培育出特殊之香。其香味飄逸,具有宜人之香氣,為其特點。而茶香濃郁帶果香味,是茶中上等品,松柏長青茶葉含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多種植物營養,喝茶可以去油化膩、助益健康,是健康苗條的泉源,在日本有健康幸福茶之簡稱。且土質適合茶葉深耕厚植,有種茶的優良條件,茶農皆以機械採茶,特色是沖泡時香氣四溢,品質備受肯定。而松柏長青茶為軟枝烏龍半發酵茶,「香氣」是最大特色。
本茶區因氣候溫和經年受霧氣籠罩,故生產的茶葉味美甘醇品質穩定,茶區茶菁多以機械採收有半球形外觀,因以輕發酵方式製作,故具有氣味清香、水甘甜美之特色,尤其所產的四季春茶、金萱茶、翠玉茶、烏龍茶等都受到廣大茶友喜愛。如今該茶區已進入省工機械化栽培製造,而且此地所產的茶菁葉質柔軟,加上機械化的製造使品質均一,松柏長青茶在國內茶葉市場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Tea界冷知識》─ 為何松柏嶺地區為全省茶葉批發集散中心?

因為松柏嶺地區所產茶葉品種口味多,有青心烏龍、金萱、翠玉、武夷、四季春,可讓消費者自由挑選自己喜愛的口味,也符合茶商需要,加上地緣上接近凍頂茶區,外地茶商方便委託這裡的茶商代買凍頂茶,因此,松柏嶺地區可說是大茶商的故鄉,也是全省最大的茶葉批發集散中心。

福壽山茶

福壽山茶,其茶園所在地海拔2400~2600公尺。因長年處於雲霧籠罩; 寒冬冰雪的極低溫環境,故其葉肉特別肥厚;惟成長緩慢。此茶湯水綠清澄,特殊的冷礦味含淡淡水果香乃此茶最值好評之特色。茶園採草生栽培,對於水土生態保持更是用心,施用有機肥料,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每年僅進行二至四次病蟲害生物或藥劑防治,採摘前均送相關學術單位接受農藥殘留值檢測,無殘留之虞。所產茶菁幼嫩厚實,成品花香隱露果香飄逸悠揚,滋味甜爽甘滑而醇厚,水色金黃明亮清澈。
福壽山茶產自福壽山農場附近合法場外茶園,由於該區土壤略為礫質壤土及頁岩地形呈酸性,日照充足,午後雲霧綵繞,經專家不斷研究改良,所產茶葉嫩厚充實,製成茶葉香醇味美,喉韻無窮,為歷任總統接待外賓時,所指定的宴用茶品。其含天然豐沛之養料、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又因氣候冷涼生育遲緩,故更較一般茶葉蓄積較多養份與各種維生素及芳香、味甘物質,堪稱世界之最,且午後雲霧繚繞降低茶湯的苦澀味。常年處於低溫環境,茶葉成長緩慢且常受白雪洗禮,茶湯鮮美,清甜滑口,是孕育茶樹的優質環境。
福壽山茶一年僅採收二季,五月採春茶,雙十節前採冬茶收2至3季產量有限,物以稀為貴,人間珍品猶如玉液瓊漿,具有清涼甘甜氣五大特色。乾茶有強勁茶味香,表面油光鮮麗,湯色金黃、明亮、清澈。茶樹發育緩慢,所產茶菁皆以人工採摘。製作茶葉於發酵期間不斷的翻茶,藉由茶葉之間的磨擦,破壞茶葉之細胞壁,讓空氣更容易進入肉葉細胞,促進發酵作用,並藉翻動情形使茶葉平均「走水」,待茶葉散發出清香時即可炒菁了。藉由機器的翻滾,使茶葉磨擦破壞部分茶芽細胞,讓汁液流出黏附於茶葉表面,再藉乾燥後便於茶葉沖泡溶出。

福壽山茶沖泡方式

泡壺好茶要有條件:水好、壺口大、熱度適中,茶量合宜,二兩罐裝茶葉約可沖泡十次以上,精製茶約可沖泡十三次以上,不論沖泡沉放多久都不會苦澀,堪稱第一。成品花香隱露果香飄逸悠揚,滋味甜爽甘滑而醇厚,水色金黃明亮清澈始末如一,經久耐泡最為人稱頌,幾乎是平地茶三倍,實為溫和、保健、機能性的好茶。

大禹嶺茶

大禹嶺茶,可說是台灣茶中最高等級的茶品,也有茶友稱之為台灣高山茶王,是台灣高山茶的代表之一。大禹嶺位於花蓮、臺中、南投三縣交會處,介於合歡山和畢祿山之間。海拔2565公尺,舊名合歡啞口,由於開鑿時艱難險阻不亞於大禹治水,蔣經國總統特別將此地命名為大禹嶺。大禹嶺茶有以下幾點特點:
.湯色蜜綠顯黃,凝膠聚香甜,有特殊的「高冷香」。
.滋味甘潤滑軟,甘醇濃稠,喉韻強,耐沖泡。
.咖啡因單寧酸含量少。
.芽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
在緯度最高的地區,因為氣候、土壤、環境的先天條件,才能出產最高級的茗品。大禹嶺位台灣中心,中央山脈平台,大梨山地區中最高合歡山北峰延伸山麓,森林圍繞海拔2500公尺,原始森林,氣候冷涼,冬季下雪,日夜溫差大,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冬季時溫度時常在0度以下,年平均溫度不過20度,這種還境之下使得茶葉生長緩慢,一年只有春尾及秋末兩季各採收一次,產量相對稀少。也因為高山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致茶樹芽葉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份較低。話說物以稀為貴,因為採收不易得高品質的茶葉彌足珍貴。
此區高山茶葉每年僅能採收兩次,其芽葉柔軟、葉片果膠含量高,長年吸收芬多精森林氣的精華,茶葉香氣特別高雅清醇、餘韻渾厚。每年產期為春茶五月初、中旬;秋茶八月上旬;冬茶九月底、十月初、中旬為最佳時期。以手工採摘一心二葉,輕度發酵,保留原茶山林的氣息。並加以團柔使外觀緊結成半球形,具有高山茶耐沖泡特性。
真正的大禹嶺高冷茶除了量少,其獨特的口感也是使它身價不凡的原因之一。在潔淨高冷的環境條件下培育出柔順、芬芳、味甘帶甜、香醇清新風味,呈現金黃帶綠的茶湯,清澈剔透,散發清心自然的香氣輕嚐口齒生津齒頰留香,回味無窮。氣味柔順芬芳淡雅如蘭,茶湯金黃蜜綠,且散發清新優雅的山林氣息與冷礦味,入喉口頰生津,甘甜柔順,為香氣滋味並存之特優質茶。

《Tea界冷知識》─ 大禹嶺茶也有假貨嗎?

市面上假的大禹嶺茶很多,有的一斤不到千元,有的4~5月初就在賣大禹嶺高冷茶,事實上都是不可能的。大禹嶺茶往往要在5月底6月初才開採,但5月初網路跟茶行就一堆號稱是大禹嶺茶出現,怎麼可能茶農還沒開採,便有茶葉已包裝完成?

大禹嶺茶沖泡方式

沖泡適合以水溫90~95度開水沖泡,並置入3分滿的茶葉,至於時間方面第一泡60秒,第二、三泡40秒,第四泡後每泡累加5-10秒,濃淡可依個人喜好增減。茶葉沖泡後香氣清雅,近似鮮果香味,色澤明亮,餘韻渾厚,滋味迷人,繞舌三日回味無窮。其芽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咖啡因單寧酸含量少,天然無污染。水色蜜綠顯黃,茶湯凝膠聚香甜,滋味甘潤滑軟,甘醇濃稠持久,喉韻強,耐沖泡,有特殊的「高冷香」,為台灣烏龍茶中頂級品。

金萱茶

金萱茶主要產地在阿里山茶區,是近幾年來相當受歡迎的新興茶品。金萱茶獨特的桂花、牛奶香氣使它備受女性及年輕族群消費者喜愛。高山金萱茶具花香和甘醇特色。為茶樹品種名稱,由烏龍茶改良而成的新品種茶。金萱為台灣培育的新品種茶樹,以金萱茶樹採製的半球形包種茶,就叫金萱茶。特殊且珍貴的台灣高山氣,是外來進口茶無法取代的滋味,淡雅獨特、令人回味無窮,是日本人非常喜愛的香氣,也十分受女性好評。同樣的使用量可以沖出較平常更多的茶湯,是精華中的精華。連外國人都叫好的茶葉,究竟有何魔法,就讓我們來探索其因源何處。
阿里山高山茶來自於嘉義縣梅山鄉海拔1000~1500公尺,北回歸線兩側之阿里山山脈,高山坡地茶園所培育出之優質茶品。其做成半發酵茶,滋味甘醇濃厚,具有特殊的品種香,類似桂花或牛奶香,而其中又以牛奶香,最受大眾喜愛,經烘焙後,奶香味更加顯著。目前金萱的種植面積,僅次青心烏龍佔全台第二。該地茶區氣候濕冷、整年雲霧籠罩、日夜溫差極大,是茶樹培植及生長的好地區。由於其適應環境能力強,產量多、品質佳,全省各茶區均有種植。
至於採製方面,堅持以手工摘採一心二葉,雙手採取軟嫩茶菁,獨特方法培製而成,加上人工揉捏製成,使得茶葉外形呈半球型彎曲狀,色澤黑,有天然清香氣。經茶農精耕有機裁培、手採、細搓、輕揉、慢烘、勻焙,茶葉色澤翠鮮活,香氣淡雅高貴,獨特製作技術,嚴格控管,品質一等,盛名享譽全世界,是自用餽贈兩相宜的極品茶。成品茶其外觀為橢圓形葉子,葉肉肥厚鮮嫩,因此具有色澤翠綠鮮活,滋味甘醇,滑軟,厚重帶活性。所製之茶葉鮮綠,茸毛顯露,湯色金黃明亮,香醇甘冽,入口滑潤,葉底柔軟飽滿,可謂是質香韻醇,令人飲後回味無窮,實為極品台灣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金萱茶最吸引人的是經過獨特溫火輕焙,沖泡後飄逸出淡淡奶香味,其奶香味常伴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而更顯純撲自然。

《Tea界冷知識》─ 「金萱」、「台12號」與「27仔」有何關係?

金萱是以硬枝紅心作父本,台農八號作母本,人工培育而成的第一代。試驗所的代號為2027,也就是茶改場成功育種的排列順序第12號。坊間習稱『27仔』,經過四十三年的選育後,才在民國七十年命名德的新品種,由於所製造的包種茶具有獨特的香味,其後由吳振鐸老師按其特色命名「金萱」。

金萱茶沖泡方式

沖泡時水溫約90度為宜,置茶量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容量,浸泡間隙約45秒,約可回沖八至十泡。茶水甘醇耐久泡且不苦澀沖泡溫度要夠,經久耐泡,喉韻回甘味。茶具可選用透明玻璃杯或白色蓋碗,若用石壺沖泡,可選用硬度較高之石壺,如龜甲石壺、墨玉石壺、西瓜石壺、青石心石壺等等。水色成金黃色,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此茶入口即有一股高山茶特有的幽雅香氣,與清純甘潤的滋味。另外茶香乳韻濃郁,一入口就可以感受得到如鮮乳般的韻味從喉頭爬升至鼻腔,滋味滑順得也如同鮮乳一般,一入口便化開,不會有苦澀之感。

木柵鐵觀音

木柵鐵觀音茶樹是於日據時代,由木柵茶葉公司派茶師張迺妙、張迺乾兄弟遠赴中國大陸取回,種植於木柵茶區,為臺灣最早種植正欉鐵觀音的茶產地。並以鐵觀音製法製成鐵觀音,為區分二者,便稱木柵鐵觀音製成的茶葉為「正欉鐵觀音」。所謂「正欉」便是閩南話「真正」之意,正欉鐵觀音便是「真正的鐵觀音」。
木柵鐵觀音始於大陸,雖製法與安溪鐵觀音類似,但經百年演變已發展出不同的特色。其韻味純厚,帶點弱果酸及桂花香,茶味深具喉性,品嘗後回味深沉。並且正欉鐵觀音與一般鐵觀音的區別為茶樹生態,其橫張枝,葉面折皺,主葉脈不正中,葉邊齒序大小和排列不一,與一般茶葉無相同之處。如此不同的木柵鐵觀音接收台灣的滋養形成截然不同的風格,自然環境條件實在功不可沒。
清光緒年間,木柵茶師張迺妙兄弟受當地茶業公司之派,前往安溪引進純種茶苗,於木柵樟湖山上種植,因此地土質與氣候環境均與安溪原產地相近,故生產良好製茶品質優異。其特殊口味及香氣形成原因為木柵茶區多屬東照山坡,氣候溫和,長年雨水或霧氣滋潤茶樹,木柵地質為褐色或淺紅色泥土和礫石混合,排水性、保濕性、透氣性良好,土壤肥沃,茶樹生長良好,葉質肥厚。木柵茶區海拔高度約為300~350公尺,東西向日照時間長,所以茶葉含單寧及各種成份均高;理論而言,苦澀味會較重;但經傳統高度發酵,二度發酵,文火團揉,中長時間、中高溫焙火,使茶葉苦澀味相對減少。木柵鐵觀音因為受土質、天氣、季節、個人技術影響,木柵鐵觀音茶的香氣與滋味極富變化,因此而深受消費者喜愛。
木柵鐵觀音茶一年可採收4~5次,春茶和冬茶品質最佳,夏秋茶因製茶技術不斷地改進,品質也相當優異。木柵鐵觀音茶屬部份發酵茶,其製法與半球型包種茶類似,惟其特點即是茶葉輕初培未足乾時,將茶葉用方形布塊包裹,揉成球形,並輕輕用手在布包外轉動揉捻,再將布球茶包放入「文火」的焙籠上慢慢烘培,使茶葉形狀曲彎緊結,如此反復進行焙揉,茶中成分藉焙火之溫度轉化其香與味,經多次沖泡仍芳香甘醇而有回韻。鐵觀音茶屬輕萎凋的茶葉,發酵程度約 15~30 %,製程需特別反復進行焙揉,以形成特別的喉韻。長時間布包造就的輕微二度發酵,更使茶葉由花香轉成花果香,並成就鐵觀音無可取代的「石銹味」,也就是俗稱的「觀音韻」或「官韻」。

木柵鐵觀音沖泡方式

泡茶時應注意其高溶解質特性,置茶量以三分之一以下為宜,溫潤泡時間不要太長,第一泡茶水溫約95度,沖泡時間約為20~30 秒,置茶量少時得稍加長時間,第二泡至第五泡則以80~90度開水,約沖泡10~20秒即可,經多次沖泡仍能甘醇回韻。沖泡後湯色橙黃顯紅,味濃而醇厚,微澀中帶甘潤,並有純和弱果酸味,因此品嚐後,入口回甘潤喉,香氣濃郁持久,令人回味無窮。
《Tea界冷知識》─ 木柵鐵觀音與安溪鐵觀音的不同?
在中國早已清一色改為清香型的「綠觀音」,與木柵鐵觀音無論外型、湯色、韻味、葉底等都全然不同。不僅如此,採摘方式也明顯不同,台灣大多為手工採摘,頂多就是為了加快速度而在手指套上刀片罷了。今日安溪則全部以鐮刀「割」下茶菁界。

凍頂烏龍茶

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台灣知名度極高的茶,素有「北包種,南凍頂」之稱。並被譽為台灣茶中之聖,列為台灣十大名茶之ㄧ。最早是凍頂山一帶茶農,以甕裝茶販售,又有「凍頂甕裝烏龍茶」之稱。凍頂烏龍茶是目前本省名氣最響亮,同時也最受消費市場青睞的茶類,凍頂烏龍茶屬部份發酵茶類當中的一種,實際上應屬「半球型包種茶」,然而長久以訛傳訛的結果,大家普遍誤以為凍頂烏龍茶為「烏龍茶」。為何成為如此受歡迎的茶類,讓我們深入了解認識。
「凍頂」為地名,指台灣南投縣鹿谷鄉「麒麟潭」邊的「凍頂山」,據說是因為先民早期無鞋可穿,寒冬必須「凍著腳尖上山頂」而得名。凍頂茶由青心烏龍或軟枝烏龍茶種栽種而成,故又稱凍頂烏龍。凍頂烏龍是介於綠茶(無發酵)與紅茶(有發酵)之間的青茶類半發酵茶,又因製作過程經過布球揉搓(又稱團揉),結成半球型,另稱半球型包種茶。凍頂山海拔400~800公尺之間。丘陵地形,年平均溫度25度。因此氣候涼爽,雨量充足,土壤肥沃且日照溫和,晝夜常有雲霧籠罩,成為最佳生產優良茶的環境。此地的土質含有豐富之濕氣及石灰質使其生產之茶葉優越異常。
凍頂烏龍茶隨季節不同生產春、夏、秋、冬茶四種,而以春、冬品質最佳。製造過程中,依焙火程度不同,又有清、熟茶分別,風味各不相同。典型凍頂茶採收成熟度較高的對口芽,萎凋及攪拌程度較重,發酵程度亦足,有「糯米香帶花香」之說法。依據發酵程度(做青程度)的不同有輕度發酵茶(約20%)似綠茶,具有清香、中度發酵茶(約40%)茶香較濃烈和重度發酵茶(約70%)似紅茶,具有甜香之分。
凍頂烏龍茶採摘在晴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間,並開始製造,經過日光、室內萎凋、攪拌、殺菁、揉捻、初乾、團揉、再乾,完成粗製茶,然後檢莖、分級、炭焙、包裝而成為供應市場的精製茶。 過程獨特於烘乾後,需再重複布包成球狀揉捻,使茶成半發酵半球狀,稱為「布揉製茶」或「熱團揉」。為製造凍頂茶獨特的「中國功夫」技藝。凍頂烏龍茶與一般茶不同之處,乃因至今仍保留手工製作的風格。茶葉展開,有青蛙皮般灰白點,葉間捲曲成蝦球狀,葉片中間淡綠色,葉底邊緣鑲紅邊,稱為「綠葉紅鑲邊」或「青蒂、綠腹、紅鑲邊」。茶香清香撲鼻,入口生津,落喉甘潤且有回甘感覺,是注重滋味和香味的茶葉。其耐泡、耐貯存、具香沈、味醇之特色。

凍頂烏龍茶沖泡方式

其沖泡方法,首先茶壺以滾水燙溫後,放入約1/3茶壺滾水沖下。1~3泡約50秒,4~6泡約1~1分半鐘,7、8泡約2分鐘。茶壺以陶質為宜,越小越好,更能保持香味。一回茶可連泡七、八回。沖泡後,茶湯金黃,偏琥珀色,帶熟果香或濃花香,味醇甘潤,喉韻回甘十足,帶明顯焙火韻味。

杉林溪茶

杉林溪茶製於台灣南投茶區,高海拔之原始林區,在此海拔的茶園通稱為高海拔杉林溪茶,終年雲霧料繚繞,日照時間短雨量適中,是負有盛名的原始高山森林環境的茶區。其中杉林溪龍鳳峽茶區,在風景優美,環境自然不受污染的環境下所培育出來的杉林溪烏龍茶,散發著天然花香的獨特「高山氣」,以10%輕焙火製成,清香順口,耐久泡,是行家必喝的台灣高冷茶!既然是行家必喝的茶,那也探討其行家才知道的杉林溪茶秘密。
杉林溪位於竹山鎮大鞍里溪頭遊樂區之上,係屬中央山脈。茶樹種於杉樹間,故其茶味厚帶活性,高雅中有甘甜之感,冷礦味中帶有杉味,甘醇順暢,入口滑順,味覺特殊屬台灣上等名茶,深獲品茶人士專業的肯定。茶區海拔1600~1800公尺,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茶區終年雲霧繚繞,氣候涼冷,非常適合茶樹生長,雨量平均,夏季平均溫度僅攝氏20度,因晝夜溫差極大,茶芽平均生長期長,日照短,因此茶葉所含苦澀成分較低,而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之成分含量提高。且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故其葉肉厚、柔軟,果膠質及內涵豐富,製成之成茶外觀勻整富有油光,呈現半球緊實、均整;茶淨度高而不含夾雜物。
杉林溪茶產地全區霧氣,日夜溫差大屬高冷茶產區,採收秋茶在九月底十月初前完成,一年只採收三次,因天候條件得宜,因此秋茶在品質上表現的很出色,全都是用冷柔做成保有高冷茶特色,外觀非全球狀,因此乾燥度夠保存容易。夏天茶園溫度高日照時間長,茶葉成長速度快,因此在採收時一般都會選在茶青較嫩時採收,如太慢採收茶葉全開茶質老化。夏茶茶葉較嫩,一般都採輕發酵(比春冬茶輕些),避免茶湯因氣溫高而過度發酵茶湯紅化,開水溫度降低,有助於茶湯的細膩和活性減少苦澀味的產生。其外觀色澤呈墨綠帶油光;香氣新鮮帶有淡淡花香與甘蔗香。

《Tea界冷知識》─ 杉林溪的詳細資訊?

杉林溪位於竹山鎮大鞍里(龍鳳峽、杉林溪、大鞍、軟鞍、三層坪、番仔田),屬南投、雲林、嘉義縣三縣交界處,為加走寮溪上游,海拔1100~1600公尺,早年以生長千年紅檜巨木聞名,目前為千百公頃孟宗竹林環繞,全年雲霧籠罩,氣候涼爽,雨量豐沛,土壤肥沃,天然條件極適合茶樹生長,竹山鎮大鞍里(龍鳳峽、杉林溪、大鞍、軟鞍、三層坪、番仔田)為竹山鎮新興高海拔茶區。

杉林溪茶沖泡方式

沖泡時水溫約九十度為宜,置茶量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容量,浸泡間隙約45秒,約可回沖八至十泡。茶具可選用透明玻璃杯或白色蓋碗,若用石壺沖泡,可選用硬度較高之石壺。茶湯金黃、光澤亮麗、透明度佳;香氣輕揚悠雅,冷熱不變;滋味甘醇濃厚活性佳,入口具有飽滿之感,品茗此茶讓人口齒留香,潤喉生津,誠為茶中之上品。杉林溪茶其特色為色澤鮮艷、條索緊結整齊、水色蜜綠澄清、清香撲鼻、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清、韻味強、乃茶中極品。

東方美人茶

東方美人茶,又名膨風茶、椪風茶,舊稱番莊烏龍,客家人亦稱「冰風茶」、「煙風茶」。 又因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白毫烏龍茶」。很多人誤以為是不同品種的茶葉,其實從做法、發酵程度全都一樣,指同一種茶。屬半發酵茶類中發酵程度最深的一種茶。享譽盛名的「東方美人茶」有三奇—生長奇特、外觀奇特、風味奇妙,若加上其芳名之優雅,則可算是奇中之奇了。當年英國女王飲茶時,見茶葉於杯中旋飛,便以此迷人姿態賦予白毫烏龍「東方美人茶」之稱。東方美人茶絕無使用農藥栽培,潔淨無塵,可說是現代生活中難能可貴的健康自然飲品。如此環保的茶中舞仙,充滿奇特與自然,究竟是施了什麼魔法,導致眾人為之傾心?
東方美人茶產區以台北文山區及新竹苗栗為主,茶區層巒疊翠,山坡上栽植的茶樹經年受山光水氣之薰陶,因而孕育出風味絕佳的膨風茶。加上遠離城市,土壤和水質均未受到工業的污染,而山區經常煙霧瀰漫、雨露滋潤、丘陵地排水良好,適合茶樹的生長。東方美人茶生長環境獨特,要在背風面、潮溼、日光充足且無污染的地方。如此講究的生長環境也是形成品質優良茶葉的原因。
東方美人茶的採收須在六、七月,即端午節前後10天。生產「東方美人茶」的原料,可以說是一種茶樹病蟲害的結果。經由小綠葉蟬吸食茶菁養份,使茶葉發育受阻,所產茶葉才有特殊芳香。此項特殊做法也成為品質關鍵,而為使小綠葉蟬可群聚吸取葉菁養份,故正統東方美人茶不能使用農藥。此稱為「著涎」的茶菁,茶葉品質的好壞決定在「著涎」的程度。小綠葉蟬吸收水分、養分,但並不吞噬葉子,其分泌物在陽光下,產生酵素,成半發酵茶,茶味極醇,有天然蜂蜜之芳香。採收時,為求品質提升,不用機械剪採,以人工採收的一心二葉,才算是上品。膨風茶的誕生,既要先天條件,又要後天茶農勤快耐心,外加經驗技術的搭配,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膨風茶乃重發酵茶,屬紅茶類,採收後直接陽光下曬紅,並以手工攏茶數十遍,茶香噴鼻後入鍋炒熟後,用茶袋包裝用手工捲曲,捲曲定形後用木碳火烘乾,歷時冗長,大都烘製到半夜才完成,尤其要用木碳火烘乾,只有微溫徐火烘出來的膨風茶才是極品,保留膨風茶的原味。製茶過程特點為炒菁後的「靜置回潤」或稱「回軟」的二度發酵程序。

《Tea界冷知識》─ 東方美人除了正常熱水沖泡還有其他泡法嗎?

東方美人茶還可以像紅茶般變化出許多花式喝法,例如在熱茶中加入一兩滴白蘭地,味道便如香檳般,稱香檳烏龍;加入鮮奶,成蜂蜜奶茶;除了熱沖也能冰飲,大約用5公克茶葉對120cc的水量,放在冰箱浸泡8小時,讓茶葉中的滋味慢慢釋放。冷泡的東方美人茶湯,澄紅透亮,香氣初聞不像熱沖那麼明顯,但喝了才發現,讓人沈醉的蜜果香大多藏在茶湯裡,入口才緩緩釋放,是一種更耐人尋味的冷艷。

東方美人茶沖泡方式

美人茶沖泡時以85~90度開水為宜,再 放 入 五 、 六 分 滿 的 茶 葉,茶具則以高溫燒製的透明精瓷或蓋碗為佳,才能清楚地欣賞茶葉在水中飄動的美姿及琥珀茶色。第 一 泡 即 可 飲 用 ,是 因 為 不 施 灑 農 藥 的 緣 故 。可連泡五、六次,風味不減。

梨山茶

有人說「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是梨山茶區的最佳寫照。一般稱梨山茶,至少種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高度從1500公尺起算,在市場上都稱為梨山茶。位於和平鄉的梨山地區其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長時間雲霧籠罩,是孕育茶樹的好地方,也是中部高山茶的知名產區之一。由於高山氣候特別顯著,製作出的茶葉極少有因萎凋不足所帶來的生澀與臭青感的,這亦形成梨山茶倍受歡迎的主因。具香、濃、醇、韻、美等五大特色,是茶中極品。
梨山地處南投縣,與台中縣及花蓮縣交接,一般梨山茶生長高度至少為2000公尺以上。海拔高度緯度位置在先天上決定茶的味道,後天的烘焙再提升茶的品質。其屬輕發酵,輕焙火茶。土質結構為礫質及頁岩地形,適合茶樹生長。梨山地區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溫度約24度,冬季平均溫度則約12度,嚴冬且有瑞雪飄降。不僅晝夜溫差極大,而且早晚雲霧籠罩,受惠於氣候、環境等天然因素,使得茶菁的葉肉肥厚。得天獨厚生長環境與栽培優勢造就梨山茶,利用梨山茶茶青所製成的部分發酵茶,含有高成分的果膠質、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具有苦澀味成分的兒茶素類成分相當低,所製成的茶葉品質極佳,堪稱茶中至尊。
梨山茶每年產期為春茶五月下旬;秋茶八月上旬;冬茶十月下旬為最佳時期。每年收2至3季。但製茶有時也需運氣,若無陽光則無法進行日光萎凋,則成為半發酵茶的殺手之一。梨山茶到發酵完全後即須將梨山茶殺青,這步驟確保茶味、茶色、茶香、茶湯、原茶外型。殺菁主要藉由高熱急速破壞茶葉氧化酵素活性並移除適當水分和促進茶菁葉面組織軟化以利揉捻步驟進行,殺菁溫度一定要夠才能讓茶菁維持最高品質。溫度過低會使殺菁時間太長而導致茶菁失去新鮮度;溫度太高又易讓茶菁失去活性不利條索,並會使茶菁葉面酥化碎裂。而揉捻成條索是破壞茶菁葉面組織細胞使茶汁滲出並與炒後之茶菁融合。

《Tea界冷知識》─到底怎樣的味道才是好茶?

很多茶友侷限在先苦後甘的茶湯,不苦就沒底。這是一種錯誤的預設心理,其實茶如果有如開水般的甜,有如米粥般的不青不膩,這才是好茶。梨山茶的香並非只是梨味,包括茶園管理、採收天候、製茶技術、茶師技術等等,都可能產生難以預估的香氣,可能是桂花香抑或是蜜桃香、牛奶香、青芒果香。梨山茶他最特殊的個性是它的軟甜,茶湯軟茶水甜,這才是梨山茶獨一無二的美味。

梨山茶沖泡方式

沖泡方法為將適量茶葉置入茶壺並注入水溫約95度熱水後,在時間範圍內倒出茶水,以保持最佳風味。並建議第一及第二泡茶水混合品飲,更能喝出梨山高山茶茶葉的好滋味。梨山茶最值得讓人回味的是在於茶水,茶水軟甜、茶水留味、甜甘、不苦、不澀。茶湯呈現金黃色且柔軟甘甜,梨山高山茶香氣幽雅似果香,滋味有明顯的梨山山頭冷香滋味,愛茶人不可不喝,一喝就愛上它。

阿里山珠露茶

「阿里山珠露茶」產於阿里山沿道的石棹區,海拔1300公尺,終年處於濃霧環繞中、氣溫低,所產之茶葉吸取日、月、露之精華,因此其香味獨到特殊,香氣四溢,入口甘香,為其特殊之點。 阿里山珠露為台灣十大茗茶之一。最具有代表性茶葉,為喝高山茶的入門首選。阿里山珠露茶的由來,是當時西元1987年,由前副總統謝東閔所命名,取其高山茶葉上,因晨曦露珠沾附葉脈上,所形成的甘珠玉露之意。珠露茶因特別的種植環境及優良氣候條件,所以風味獨特,輔以完全手採嫩菁及獨到的焙製技術,使阿里山珠露茶廣受好評。在意境上更是「高雅」、「舒適」與「心曠神怡」的感受。茶的產量雖然不多,但品質優異,一時間很受愛茗人士的喜歡,又由政界要人賜名,並於1987年10月28日舉辦命名發表及茶葉展示會,獲圓滿成功。從此「阿里山珠露茶」便漸漸地聲名遠播。
阿里山珠露茶產於嘉義竹崎鄉石棹地區,阿里山公路自嘉義市區起50公里處,距阿里山風景區25公里。終年雲霧繚繞的天然優勢,造就阿里山區的優質茶葉,同時也是台灣高山茶重要的產區之一。且因高海拔,低氣溫,日夜溫差大,有10~15度的差距。但四季如春,氣候涼爽,雲霧籠罩,雨露滋養。加上土壤屬砂質赤土,最適合茶樹生長需要。一般茶區的天時、地利、人和,很難齊全;石棹茶區得天獨厚,樣樣皆備,因而得以種出高品質的茶樹。
採用茶樹種多為青心烏龍種。珠露茶特色在於採用竹崎鄉絕佳地理環境下種植出的優質青心烏龍茶菁,並以完全手採嫩菁、揉捻緊實和獨特的焙製技術所生產出來,是相當受好評的茶品。阿里山珠露茶產量不多,大約滿滿5斤的茶芽兒,經室外、室內萎凋、高溫炒菁、手工柔捻等葉師傅獨特的珠露茶製茶過程後,只能留下一斤不到的珍貴高山原味珠露茶,故更加彌足珍貴。台灣阿里山的珠露茶,有其獨特的製茶過程,在製茶廠,茶葉採回來後,首先要經過「風乾」,讓水份在空氣中自然地減少至特定比例。當茶葉經過足夠的揮發水份,便需要經過「揉搓」,最後便是一邊「炒」一邊「捻轉」, 使其成形和一點一點乾燥。就因為這特別的種植環境及優良的氣候條件,所以風味獨特,輔之以完全手採嫩菁和獨到的焙制技術,使阿里山珠露茶名聞遐邇,廣受讚譽。 而成品茶其外觀翠綠色半球型,緊結整齊,鮮艷墨綠帶麗色。泡水成蜜綠色,怡心悅目,常飲珠露茶,不僅保健延年,且在意境上更是高雅、舒暢與心曠神怡的感受。入口即有一股高山茶特有的幽雅香氣,與清純甘潤的滋味;滿口含芳,喉韻無窮,常飲能促進新陳代謝,提神解勞,讓生活充滿高雅的情境與氛圍。湯色澄清蜜綠,清香撲鼻飄而不膩,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滑耐人尋味,為頂級製茶工藝的結晶。

《Tea界冷知識》─成立茶葉產銷班為何用途?

由於阿里山珠露茶產量不斷增加,為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合理價何,石棹茶區的茶農們共同組成立「茶葉產銷班」,以維護茶區形象與信譽為最大目標,一心一意做好品質,力求產銷一元化。並致力於新技術之開發應用及宣傳等,並約束班員以合理價格銷售產品,頗受消費者及生產者好評。

四季春茶

四季春茶,許多茶農稱為「四季仔」,是近二十年前發崛的新品種。起源據記錄是在木柵茶農「大頭輝」的茶園發現,屬早生芽種,一年四季生生不息從不休眠,人稱「大頭輝仔種」。是自然雜交而生成,帶有武夷種特性,故可能是武夷與青心烏龍的親本。其後由「李彩云」自木柵引種栽種,大量種植,其生長快速,產量又大,有早春茶和晚冬茶可採,故可填補市場上茶葉的空窗期,商品價值很高。並將它取名「四季春」,正如一年四季生生不息之意。
四季春茶由於萌芽早,亦稱為「不知春」。採選春冬二季茶青原料製作,茶香明顯獨具幽雅花香,茶湯滋味純和清快不苦澀,刺激性低。其特色香氣清逸、滋味醇厚,做法逐漸走低發酵,不僅有烏龍茶韻味,又有綠茶香氣,適合四季飲用,故稱之為四季春茶。
四季春茶起初是由木柵地區茶農所篩選出之茶種,屬高山梯田茶園、原始森林環繞,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特高。產於南投海拔400公尺以上茶區,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茶葉,氣味清香中帶淡花香,茶湯翠綠淡黃、水甘甜美喉韻佳。屬於小葉種,樹型中大型,一年四季,不管早春、晚冬皆可產製、生命力旺盛,具有高山茶風味及清揚濃烈的香氣,滋味甘醇,韻味絕佳。此品種採收期長,春茶所製成之茶葉具有特殊香味,大約在春分三月下旬以前所產的茶大都稱為「早春茶」;一般而言早春茶之芽葉幼嫩、柔軟、色澤鮮綠,果膠質與維生素的含量特多,具有高山茶特殊之馥郁清香。
四季春這種茶種,對於茶農是一大福音,風土適應性佳、產量高、香、「不知春」的採收量多。往常最怕陰雨天,香氣不易表現,可能還得焙火幾次才能找到香氣。而四季春在這方面的表現,著實優秀。此品種因萌芽期極早,採收期長,春茶所製成之茶葉具有特殊香味,故種植面積一度增加,但因生長習性及生產製造方法,均未進行有系統之試驗,故難以評估優劣。而其茶菁採摘自三至五年之年輕茶樹,茶韻柔順、不苦不澀、經久耐泡。早春、晚冬以及一年四季皆可產制,全年最多可采上七次。
類由於製茶過程簡單,炒菁過程較容易,且香味宜人,因此深受茶農喜愛﹔而年輕品茗人口,也多偏愛較清香的茶種,因而這類茶品的未來發展也愈顯重要。一般春和冬製做清香不烘焙,如果苦澀高則需烘焙半生熟以減低苦澀味,相對的烘焙後比其他品種較為甘甜。而四季春適合製成半發酵或全發酵茶。四季春再冷天收成,製成品,香氣和滋味較佳,夏秋流於苦澀。且茶味有相當高的辨識度。

《Tea界冷知識》─ 四季春茶香氣濃郁為何茶價如此低廉?

不僅是產量高的原因而已,因為消費者對於這種茶的接受程度不高。而不易接受的原因是此品種的滋味不夠豐富,如果喝慣烏龍品種的茶人,恐怕會選擇不香的烏龍。 常喝茶的人對這種茶恐怕也不容易習慣,雖然香,但致命傷是不能止癮。

日月潭紅茶

魚池鄉日月潭一帶是台灣主要的紅茶產區,所產的紅茶對外通稱日月潭紅茶。又因日月潭自明清傳下一個美麗的名稱,叫作水沙連,所以又有人叫日月潭紅茶為「水沙連紅茶」。而日月潭紅茶是台灣茶中少見的全發酵茶。台灣早在100年前即用本地種植的小葉種來製造紅茶,其品質滋味不夠香醇,日據時期為改善台灣紅茶品質,自印度引進大葉種阿薩姆茶來台種植,並先選擇在南投縣魚池、埔里、水里地區開發推廣種植。另因南投縣政府為加強促銷此地紅茶,特命名為「日月潭紅茶」。
在此地生產的大葉種阿薩姆紅茶,品質相當不錯,曾經在國際市場上叱吒風雲。不論紅茶市場的興盛衰敗,日月潭紅茶依然可用「天生麗質難自棄」來形容,其生產地緯度接近世界最高級的大吉嶺紅茶產區,且日月潭是盆地,終年溫、濕度穩定,具有產製高級紅茶的絕佳條件。到底與世界級紅茶產地相比擬的生長環境其條件是如何的優越,能在紅茶界中放光芒?魚池鄉迷人的山光水色中,隱藏著一處鮮為人知的紅茶試驗場。日據時期從印度引進不同品種的大葉種阿薩姆紅茶,在南投縣的蓮華池育種後,分別在埔里、水里、魚池等地區試種,結果發現日月潭高溫多濕,終年多雨,年平均雨量2900毫米,濕度85%,年均溫19.7度,氣壓88.7 毫米汞柱,日照時間年總計1670個小時、海拔700~1000公尺,栽培環境與印度阿薩姆茶區相仿,試種的效果最好。再加上土壤為酸性磚紅土,優良的自然條件,造就了魚池三寶(紅茶、香菇、蘭花)的生長環境。

日月潭紅茶製作流程

萎凋:將採摘下來的葉子,在室內通風一段時間,讓茶葉水分揮發減少,變為柔軟而容易揉捻,同時茶葉也在水分散失過程中逐步產生獨特香氣。
揉捻:將萎凋後的茶葉以手工或機器加以揉搓,破壞茶葉組織,使內含茶汁與內質釋出於表層,以能在沖泡時迅速溶解出來。而茶葉揉捻的方式與輕重的不同,也會形成風味上的不同差異。
解塊:揉捻後應立即解塊,不可以堆積,否則會提高葉溫,導致紅茶品質劣變。
發酵:將茶葉鋪開,在濕潤空氣中攤放數小時進行發酵,使茶葉在空氣中氧化,紅茶的色澤與香氣在此步驟完整形成。
乾燥:將發酵完成的茶葉高溫烘乾,以停止發酵作用並去除水分。
日月潭紅茶的特色是色澤與味道都很強烈,烘焙好的茶葉呈現黑褐色,沖泡後茶水其香味可以迅速沖泡出來,並具特殊澀味。茶湯具有天然之肉桂香外,尚有淡淡之薄荷香,曾被紅茶專家譽為台灣特有之「台灣香」,在眾多世界知名紅茶中屬於極為特殊且獨特之品種。

文山包種茶

文山包種茶產於台北縣文山區,包括新店、坪林、深坑、石碇、平溪、汐止…等鄉鎮,具有200餘年之植茶歷史,為本省製茶的發祥地。自古以來早享有盛名,「北文山、南凍頂」之稱。包種茶若以製造過程來區分,是屬於半發酵茶的一種。特色在於外觀呈條索狀,色澤綠、茶湯水色蜜綠鮮豔略帶金黃,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蘭桂花香),滋味甘醇滑潤,要挑選文山包種茶最重要的標準是「香氣」,香氣越濃郁品質就越高級。
目前臺灣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以臺北文山地區所產品質最優、香氣最佳,習慣上稱之「文山包種茶」。其屬條形烏龍茶,發酵程度約在15~20之間,是所有烏龍茶當中,發酵程度最輕的一種,茶葉中兒茶素類僅8~18%被氧化。產自海拔400~700公尺的文山山區,由於該茶區山明水秀,氣候終年溫潤涼爽,雲霧瀰漫,土壤肥沃,故所產之文山包種茶,品質特佳。文山區地處群山環繞,四季分明,氣候終年濕潤涼爽,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於茶樹生長。晨間經常雲霧繚繞,茶樹成長於林間隙地,吸取天地精華,蘊育出文山包種茶特有的清新氣息。
文山包種茶以手工採摘軟嫩茶菁一心二葉焙製而成,外觀緊結為條索狀,葉尖捲曲自然,幼枝連理,色澤墨綠鮮麗,茶湯蜜綠呈金黃,明亮悅目,入口醇郁濃厚,芳香撲鼻,落喉甘潤圓滑帶活性,回味無窮,是著重香氣的茶葉;香氣前高品質愈佳。而製茶的過程為茶菁→日光委凋或熱風委凋→室內委凋及攪拌→炒菁→揉捻→初乾或初焙→再乾或復焙→條型包種茶。現代的茶葉分法除了依循茶樹品種的生長「季節」、「茶形」來區分之外,由於製造過程的改進與變化,「發酵」以及「烘焙」程度的不同,也會影響茶的味道與品質,因此而發展出新的分類方式。

包種茶沖泡方式

沖泡時如果用一般傳統壺泡的話,原則上烏龍茶約放三分之一,而包種茶約放二分之一。水溫以烏龍茶來說,大約100度,而文山包種茶因為比較強調香氣,故大約用90~95度,加上時間估計,便可把所謂好的包種茶沖泡出來。茶菁是以「青心烏龍」品種所製成的茶葉,外觀翠綠,條索緊結且自然彎曲,沖泡後茶湯水色金黃鮮豔悅目,香氣撲鼻,滋味甘潤,入口生津,喉韻無窮,深受消費者喜愛與推崇。沖泡後茶湯水色呈淺綠金黃,香氣撲鼻,滋味甘潤,入口生津,侯韻無窮,且「香、濃、醇、韻、美」等五大特色,是茶中極品。